茶中清欢
有人说,茶,一旦爱上了就无法再放下。于我来说,亦是如此。
喜欢茶,也许是某个瞬间的事,或因一方茶席、一件茶器,也或许只因一杯茶汤。儿时的我甚是顽皮,夏天午觉醒后或傍晚时分,我常跟在堂哥后面去捉知了、捕蜻蜓。玩累了或渴了便跑回家,从妈妈泡好的大茶壶里倒上一杯,大口饮下,顿觉酣畅淋漓,暑热也瞬间消失殆尽,绿茶那略带甘甜的味道一直留在美好的记忆里!
我和茶终究有着不解之缘。
我曾就读于茶业学校,虽然学的不是茶叶专业,但毕业前夕还是特意买了茶叶专业的《制茶学》等书,仿佛预知以后的岁月里,必定与茶有着某种关联。我被分配在林场,林场分场工区有着大面积的高山茶园。那几年春天,每到三月底至四月中旬,分场的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参与到茶叶的采制工作中。我们制作的是黄山毛峰,小的一芽一叶状若雀舌,大一点的一芽两叶形如兰花。茶园位于海拔较高的大山里,加上原生态的管理,茶叶的味道非常清甜爽口。初出校园的我整个茶季都浸润在茶香里,那一缕缕清香也慰藉了我那寂寥而单调的山中岁月。
后来,我真的成了所谓的茶人。在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拥有了自己的茶园,注册了茶业公司和品牌。在对茶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了解后,我越来越爱茶,甚至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茶了,我结识了越来越多的茶友,我们喝茶、聊茶,在茶中体悟人生。从茶叶制作到销售,从干茶审评到茶艺美学……多年来在茶路上不断学习、探索。国企改制下岗,生活为我关上了一道窗,而茶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感受到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也体会到茶道美学给生活和精神带来的愉悦。当兴趣成为自己的工作,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太平猴魁制作工序比一般绿茶更为复杂。从采摘、摊晾、拣尖、杀青、整形到烘焙工序,全程手工工艺制作。特别是采摘、拣尖和整形的工序,必须是细致到每一片茶叶。如此复杂和繁琐,只为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茶。每一片叶里,都凝聚着独到的匠心和技艺,才能做出醇香、回甘悠长的味道。
喝惯了太平猴魁,就爱上它特有的韵味,它的口感比黄山毛峰更醇厚浓郁一些,也更耐泡。太平猴魁在绿茶中是独树一帜的,单是外形就与众不同,叶片包裹着茎秆,白毫隐现于芽尖,修长挺直,魁梧重实,颜值颇高!冲泡之后芽叶在杯中舒展开来,纤长婀娜,汤色黄绿清亮,兰香高长,喝上数泡大有卢仝《七碗茶诗》的境界。
每一片茶,都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等待。从夏到冬,历经酷暑严寒,只等在春风里苏醒萌芽。再经涅槃后的沉寂,到复活于水,千回百转,历尽煎熬,只为遇到那个懂茶的人,将自己最美、最甘甜的生命绽放。如同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一些波折和历练,积累和沉淀,才得以丰富我们的人生而使其更具价值和意义。
茶中自有清欢。设一方茶席,与知己对饮,或邀三五好友,享品茗斗茶之乐,亦可独自一人,在静谧的茶时光里,伴着书香,享受这份宁静。手执一杯香茗,心素如简,袅袅茶香里,心底亦如春光般明媚。
一杯茶,品至淡极,始知生活的真味。
徐翠萍
责任编辑:张海亮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