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她比妈妈还亲!”

——记宿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卢静
2022-01-04 09:25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王志新 傅子峰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五年级的小学生岳锦军手足无措。12岁的他,就读于泗县草庙镇小博士学校,家住大庙镇,父母常年在青岛打工。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位好“妈妈”——卢静。卢静把岳锦军送到泗县中医院治疗,陪护了8天,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甚至整夜不眠。出院后,卢静又给他补习功课。岳锦军的父母感激地说:“卢校长这样的好老师,对孩子比妈妈还亲!”

49岁的卢静,中共党员,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泗县草庙镇小博士学校校长,先后荣获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宿州好人”,泗县“劳动模范”、“最美巾帼志愿者”等称号。每一顶光环的背后,都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一个家

留守儿童由谁带、由谁管、由谁关心?这是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2001年,卢静和家人一起创办了泗县小博士学校。20年来,她对留守儿童实行家庭式管理,像妈妈一样呵护每个孩子。针对全托的孩子,给他们洗澡、洗衣服、辅导功课,带他们玩耍,让孩子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小博士”是一所含幼儿园在内的小学,目前共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78人。除周边乡镇外,附近五河、泗洪等地的留守儿童也来此就读。20年来,该校共培育留守儿童1300余人,其中特困受助的儿童100余人。

成才先成人。卢静本着这样的办学理念,经常带着学生走进敬老院,参加对贫困学子的捐赠活动,让孩子们懂得爱与被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孩子们每天都进步一点点。”这是记者在该校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帮扶贫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2008年汶川地震,卢静主动缴纳特殊党费500元,积极捐款1638元,并收养了来自四川灾区无家可归的儿童鄢慧,为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供其上学。2021年,鄢慧顺利考入大学。

玉树发生地震后,卢静为灾区捐款1460元。

卢静联系在浙江瑞德集团工作的同学,向特别贫困的优秀学生和家庭提供资助,小学每年2400元、初中每年3600元、高中每年4800元、大学每年6000元,直到读完大学。该校还选出8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解决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问题,直接捐助资金累计56万余元。

从2012年8月至今,从小博士学校走出的孩子,已有81人考上大学,6人考上研究生。

立足自身岗位,为人民履职尽责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卢静的座右铭。

自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卢静积极参与人大各项活动,先后提出关于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撤并、留守老人问题等议案和建议,先后参加了“四好农村路”、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座谈会等活动40余次。为了全面了解民情,她走村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回来后连夜整理成民情日记,再形成议案、建议,真正代表广大人民发声。2019年,卢静提出了《关于交通安全警示设施设备在主要交通道口配备的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办理,草庙镇乃至全县学校附近的道路都增设了减速带、配备了警示设施设备等,为校园师生加装了一道道“安全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卢静坚持为民办实事,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包保,认真抓好家庭纠纷、精神病稳控、土地纠纷等工作,定期深入包保片区,摸排涉法涉诉信访、征地拆迁等问题,积极协助村里解决一系列长期积案和信访隐患。

“小博士学校是个特别温暖、快乐的大家庭,卢校长对我们的爱超过了妈妈。她不仅教会我们知识,而且教育我们做人。我们一定不辜负她的期望,争取早日成才。”该校五年级学生倪善雅道出了全体留守儿童的心声。记者 王志新 傅子峰

责任编辑:李锋

扫一扫,关注拂晓报公众号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