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谈发展
邱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广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
记者:邱庙村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具体措施?
魏广渊:近年来,邱庙村借助产业扶持资金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主抓双孢菇种植、黄牛养殖,其中双孢菇种植借助杨疃乡村振兴示范区种植技术和售后服务优势,带动群众扩大了双孢菇种植面积。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9880元,高于全镇10%以上;2022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51.69万元,其中产业收益31.89万元。
记者:邱庙村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对基层工作来说带来了哪些变化?
魏广渊: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利于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工作之初,我们利用“乡村夜话”这个平台宣传政策,大家畅所欲言,充分把规模种植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拉近了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来,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得到了父老乡亲的认可,从而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记者:您能否谈谈邱庙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魏广渊:下一步,邱庙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争取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深耕菌菇和肉牛产业,推进三产融合,打造特色品牌,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坚持发展规划先行,依据规划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空心村”整治,推进“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建设“服装加工返乡创业园”;加快“暖民心”工程的建设投入使用,如“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健身中心”等,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对话新农人
致富带头人冉庆祥:做大“牛”产业 过上“牛”日子
9月9日,记者走进杨疃镇邱庙村冉庆祥的黄牛养殖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棚舍内,成牛膘肥体壮,小牛毛色锃亮,几十头体型壮硕、皮毛油亮的肉牛正低头觅食。正给牛添加草料的冉庆祥,时不时摸一下牛的犄角,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冉庆祥是一名90后,返乡前,在一家养殖场务工,积累了丰富养殖技术。2017年,冉庆样选择回乡创业,投资8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10亩的“灵壁县邱庙村新兴养殖家庭农场”。冉庆祥深知发展产业技术是关键,他聘请高级兽医师为家庭农场常年提供技术指导。2021年,成立了灵璧县安仕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长期雇佣本地劳动力5人、短期劳动力10余人参与生产经营,带动60多个农户参与养殖,不仅自己走好了“牛气冲天”路,还带动农户奔小康。
资金不足是困扰冉庆祥牛业发展的最大障碍。2019年,想扩大规模的冉庆祥正为资金发愁时,灵璧县政府与银行携手推出了“创业乐”“金农农e贷”等产品,专门用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冉庆祥通过申请,顺利拿到了195万元的贷款。“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有了这笔贷款后,新引进肉牛80头,年产值达300万元。仅2021年出栏优质肉牛120头,年销售收入达到265万元,年纯收入62.3万元。
谈起今后的打算,作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冉庆祥还想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养殖品种,争取把自繁自养做起来。“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我的养牛事业也越来越大,我有信心通过不断发展扩大养牛规模,带领有养殖想法的村民一起发家致富,让咱农民的日子‘牛’起来。”
策划:刘 丽 王志新 尹传忠
文字:杨 雪
摄影:董 虎 苏 洋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