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 相得益彰
■ 子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人崇尚水。“水是生命之源”“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道出了中国人对水的情有独钟。
今天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水利无小事。2021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地下水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12月9日,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编制并发布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2022年2月,宿州市水利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宿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3月15日,宿州市召开2022年第一次总河长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宿州市河湖长制提醒、约谈、问责办法》……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与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一脉相承,高度契合。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亩均水资源量也仅为世界的1/2,全国60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这些焦灼的数字,是我国经济驶入快车道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宿州也是淮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00立方米左右。这座城市同样面临着“缺水之困”。
要破解难题,必须站位更高,走好“新路子”。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时代使命,细化目标任务、实化工作举措、强化过程管控。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低碳高效,坚持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让宿州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平安常伴、幸福长存。
必须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要全面提升地表水质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久久为功,优化河湖“水生态”。科学高效“用水”,深入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建立完善城乡统筹、设施完备的供水管网和工程体系,大力开展节水控水行动,推动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要系统治理“净水”,推深做实河湖“四乱”清理专项行动,抓好城乡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黑臭水体治理;要生态优先“护水”,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水生生物保护等工作,强化田间沟渠系统治理,着力补齐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必须强化领导,深耕 “责任田”。各级党委、政府要靠前履责尽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一把手”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尤其是各级河湖长,要定期开展巡查,及时了解情况,闭环解决问题。各级河长办要着眼牵头抓总职责定位,主动督责压责,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工作落地见效。纪检、组织等部门要强化监督提醒,精准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十四五”期间,宿州市将以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为重点,以加强各类节水型载体创建为抓手,以节水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每年一次的世界水日,都给我们一次停下脚步反思的机会。这一天提醒着人们去思考如何珍惜、保护“生命之水”,让“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也提醒着人们不要去透支水资源,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