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老一小”服务 让社区更有温度
■ 徐蕾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鼓励“三孩”政策背景下,“一老一小”的问题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做好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是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好处的事,也会让社区更有温度。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因子女不在身旁无人照料、精神孤寂而又缺少文化娱乐的老人不在少数。居家养老不便,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不能满足老人对生活品质的高水平需求,而以社区为核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以往的社会网络,使老人的心理更健康、生活更便捷。
高龄老人们的需求一般多是日常照料家务和方便的医疗保健,这不是简单雇个保姆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及时高质量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入户护理、家庭病床、急诊联络、上门诊疗等服务,这是社区养老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另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通常会感到生活寂寞。社区养老在做好日常生活照料时,也应注意老人们的“心灵慰藉”,可以开办诸如学习班、老年娱乐中心等在家门口提供文体活动。
3岁以下幼儿的照护也是家庭中“最大的烦恼”。双职工夫妻去工作孩子无人照看,一人专职在家带孩子家庭经济压力则会加重许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又会担心隔代抚养产生的问题。因此,托育服务社区化才能真正解决年轻父母面临的问题。
笔者认为,除了在社区建设托育服务中心外,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小区幼儿园放宽入园年龄限制,吸纳有需求的0-3岁婴幼儿入园入托。另外,政府也应出台一些支持政策,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在获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在单位以办托儿所等方式,增加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渠道。
无论是社区养老还是托育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都不可忽视。目前,养老托育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性从业人员紧缺的问题依然存在。要将社区养老托育服务做好,必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既能做好“一老一小”服务,让社区更有温度,也可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张海亮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