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又是一年元宵节
■ 马竞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今天是元宵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早已热闹起来。
在人们的观念里,过年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碗腊八粥拉开了红红火火的序幕。元宵节的灯笼则为节日画上了圆圆满满的句号。作为春节压轴大戏,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至唐宋时期,元宵节前后数日灯火满市,蔚为壮观。历经千年传承,时至今日,元宵节依然具有满满的仪式感,吃汤圆,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在皖北地区,家家户户还会制作面灯祈福,寄托一年的美好愿景,表达对春天万物生长的热切期盼。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全民欢乐闹元宵,在月圆之夜祈愿五谷丰登,期盼风调雨顺,祝愿山河锦绣,祝福亲人平安。元宵节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关于元宵节,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天,不仅有华灯璀璨、流光溢彩,更有佳人偶遇的浪漫和婉约。
如今,传统“闹元宵”依旧精彩,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鲜血液、刻上了时代烙印。网上留言区,大家纷纷表达心愿,共享节日的欢庆;通过网上短视频,人们分享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参与小程序互动,又能“身临其境”感受各地过节习俗,大家通过创新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浓郁的传统韵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年年月相似,今朝灯更红。虎年伊始,点亮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欢欢喜喜闹元宵。
责任编辑:张海亮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