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用水成为文明风尚
■ 马竞
日前,水利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管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10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从“了解水情状况,树立节水观念”“掌握节水方法,养成节水习惯”“弘扬节水美德,参与节水实践”3个方面对公众的节水意识、用水行为、节水义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俗语说:“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水。”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体验过短暂的停水给生活带来的困扰,明白水资源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水,人类将会面临怎样的生存困境。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依然严峻,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通过节水,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因此,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乃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
作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近年来,我市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水资源利用率持续提高。政府层面关于节约用水的倡导,要落实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日常。要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广大群众增强爱水、惜水、节水、护水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作为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节约用水。我们要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懂得水是万物之源、发展之本,以节约用水为荣、浪费用水为耻。要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在落实好“关紧水龙头”这一节水习惯的基础上,注重从更多细微处节流节约。如按需取用饮用水、带走未尽瓶装水、清洗餐具前擦去油污、浇灌绿植要适量等,争做一个节约用水的“智多星”。要弘扬节水美德,积极参与节水宣传,传授节水经验,制止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示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节约用水,让节约用水成为个人自觉行为、家庭生活常态和社会文明风尚。
责任编辑:张海亮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第八期宿州市企业家沙龙下午茶活动举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追发工资1.4亿余元 03-28
-
3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部分祭扫业务的通告 03-27
-
4
-
5郑宏来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 03-28
-
6王启荣在市交旅集团调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