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除了听声音,还帮助我们进行平衡的感知。当耳朵发生病变时就会导致我们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众多耳部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耳石症。
人耳在医学上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耳石,是人内耳中发现的微小颗粒。它们主要由碳酸钙和其他无机盐类组成。耳石在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维持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在人类的内耳中,耳石主要存在于半规管和前庭中。半规管是一种液体填充的管状结构,分为前庭、水平和垂直三个部分。耳石位于这些半规管的膜囊内,随着头部的运动而移动,通过刺激感觉神经向大脑发送平衡和空间定位的信息。
当耳石从内耳的半规管内脱落的时候就会导致耳朵出现常见的疾病——耳石症。耳石症也叫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既然是良性的病变,那么意味着耳石症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达到很好的预后。
耳石症虽然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会导致眩晕、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站立和行走。
当发现自己出现严重的阵发性眩晕的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耳石症。医生一般会用Dix-Hallpike试验(俗称垂头仰卧位试验)来进行诊断。接下来,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身体检查,如头部姿势测试和眼球震颤测试,以帮助确定眩晕的来源。
如何治疗耳石症?
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让患者很快地恢复,很少会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后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前庭功能。
耳石症的预防也相当简单,包括避免头部受伤、突然的头部位置变化等。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避免头部的剧烈晃动,也需要做到定期给外耳道进行清洁,避免聚集耳垢。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也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并且没有很大的危害,但还是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在发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了解耳石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 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