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5月09日第05版:经济聚焦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向好的底气从何来3

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

日前,由省效能办、省数据资源局联合开展的全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其中,市税务局《“一窗通办”集成服务 绘就社保联办“枫景”》、市市场监管局《“三长”走流程 “挑刺”优服务》、萧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创新举措提效能 打造服务新场景》、泗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一窗通办”提升服务质量》4个案例入选,覆盖综窗改革、模式创新两大领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惟有保持革故鼎新的韧劲,宿州才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政企对接 惟改革有动能

“我们是一家初创型企业,能否请各部门领导为我们梳理出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一些现场帮扶指导。”“希望能加大上下游企业招商,促进企业产品深加工。”……日前,宿州经开区召开一次政企恳谈会,与其说是恳谈会,实则更像是一场现场办公会。会场里,气氛热烈、暖意融融。参会企业代表纷纷打开话匣子,围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支持解决的事项畅所欲言。

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心贴心解决问题诉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将园区“干的事”与企业“盼的事”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家新春恳谈会这种形式很好,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直接向园区反映诉求,有助于增强互信,构建更加透明、高效的政企关系。”安徽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2024年,我市累计举办企业家沙龙和企业家接待日活动70期,在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上线“一件事”事项26项;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政务服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城市。受理企业诉求及意见建议755项。畅通经济发展金融血脉,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730.83亿元、增长8.49%。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绩效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获批第四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市信易贷平台注册市场主体36.9万家,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1419亿元。印发《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市管园区员额制改革、岗位竞聘与绩效薪酬改革全面铺开。联动实施“标准地”和亩均效益评价改革,萧县“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入股参与改革农户13.2万户。

为民服务 惟创新有动能

“一直想在市里买房子,但是我的户籍、工作都在萧县,以往都需要回公积金缴存地办理,新政策出台后,可以就近办,真是太方便了。”时间退至2024年9月20日,正在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刘女士超级兴奋。

自2024年7月8日起,宿州市公积金实现各项提取业务“全市通办”,不再要求缴存职工在公积金缴存地办理提取业务。凡是宿州市公积金缴存职工,可在市本级及四个县政务中心任一公积金窗口办理,使职工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2024年以来,我市56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66项市级改革工作扎实推进。依托“宿事速办”便民利企服务平台,收办涉企诉求6592件,回访满意度99.44%。创新开展“宿政速说·局长给你讲政策”系列直播活动,“局长走流程”扎实开展。印发《宿州市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重组整合市属企业33家,组建市国控集团、市文旅集团、市水投公司。推进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对接,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超141.75亿元,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0.1亿元。举办2024杭宿合作杭实集团专场招商会,各层面与杭州开展交流互访270余次。市政府与上海长宁区政府签订《友好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开创沪皖合作新模式。市党政代表团赴徐州市学习考察,签订《合作推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框架协议》。

绿色发展 惟改革创新方能持久

今年3月7日,安徽盛达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在安徽盛达矿业有限公司萧县旗杆楼铁矿建设工程项目中成功购买萧县建投水务管理有限公司需氧量和氨氮排污权,使用期5年,成交金额252735元。这不仅是我市首例水污染排污权交易,也标志着我市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及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改革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交易允许在特定区域内,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让各污染源之间相互调剂排污量。简而言之,排污权交易相当于是给污染“定了价”,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优化生产方式、改进生产技术。“本次水污染排污权交易的成功签约,开启了宿州市水污染排污权交易从无到有、加快改革的崭新局面。”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紧密结合,实现优化环境要素供给、控制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激发企业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获取排污指标,保障了新生产线的绿色投产,也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这不仅缓解了企业的环保压力,更激活了市场对排污权价值的认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年以来,我市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开展VOCs走航监测,持续推进“一企一策”深度友好减排,落实全区域、全时段秸秆禁烧措施,全市空气优良率74.6%、改善率全省第一。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全市60条河流、79个点位水质监测预警,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6.9%。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完成61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89个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435个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新增人工造林8265亩,创建8个省级绿美村庄、3个绿美乡镇。建立市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单位GDP能耗强度降低、用水量下降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萧县开发区获批省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523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72.8亿千瓦时,新增公共充电桩1500个。

■ 文/ 本报记者 李航 图/ 本报记者 苏洋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