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百战
一大早,我被响亮而急促的鸟鸣声惊动,走出屋外,见两只燕子正在檐下盘旋翻飞,欢快鸣唱。哦!我家的邻居又回来了。
这对夫妇在我家檐下安家,总有五六年了吧,年年按时归来,家乡砀山视燕子为吉祥鸟,有“燕子不进贫寒门”之说,自然很受我们欢迎。
每日清晨,这对邻居的呢喃低语如悦耳的清音,我常躺着闭目聆听,轻松而惬意。每天出门,抬头看一眼它小小的家,算是打个招呼,再去各忙各的。
每年五月,这对邻居家都有小宝宝出世。去年育了5只,沿着小小的巢,挤满一圈灰蒙蒙的小脑袋,鹅黄色的小嘴或张或合,小眼睛则统统紧闭着,安静地待在那里,如一群听话的孩子。
养5个孩子,这对父母真够辛苦的!天蒙蒙亮就能听到喧嚣吵闹声,小燕们已早早开饭了;傍晚该掌灯了,这对父母仍在飞进飞出。它们喂食的频次非常高,间隔至多10分钟的样子,一前一后,或同时来喂。某晚出门,无意中看到,两位邻居,一只伏在巢内,5个孩子紧紧地偎依着;一只则站在巢沿,似在守护。这温馨的一幕,瞬间让人心都化了。
半个月左右,燕宝宝就有了大燕子的模样,毛羽基本长齐,泛着光亮,嘴角那鲜亮的鹅黄已褪成一线。它们每日叽叽喳喳,在小小的巢里躁动着拥挤着,喂食时尤甚,个个争先恐后,扑棱着双翅,努力伸长脖子,嘴张如瓢,一副永远吃不饱的模样,没有半点兄友弟恭的样子。
几天后,一只小燕开始练习飞翔。早晨见它站在巢边,抓着巢沿,身悬巢外,急速拍打双翅,努力保持平衡。中午再见,它已能离巢,摇摇晃晃地飞了,新手上路,格外胆怯和小心。起初只是稍稍离巢,一对老燕站在电线上喳喳叫个不停,时而一旁伴飞,似引导鼓励,4个小弟妹在窝内叽叽喳喳,拍打着翅膀,为它加油。终于它鼓足勇气,将心一横,勇敢地向父母所在的电线飞过去,竟一下子成功了。一天后,小燕们全部出飞,檐下只留下不会飞的小小燕巢,空空如也。
“翩翩春燕,端集余堂。”今年明媚的春光里,我的邻居们再次归来,它们盘旋飞舞,飞来绕去,且舞且蹈,呢喃欢唱,如雀跃的孩童,似归来的游子。接下来,应该很快又可看到雏燕满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