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18日第06版:宿州法苑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埇桥法院蕲县法庭

延伸专业化审判职能 探索小区治理新模式

蕲县镇历经风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记忆,为蕲县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提供了不竭的文化动力与创意源泉。近年来,埇桥区人民法院蕲县法庭主要负责物权保护纠纷、所有权纠纷、担保物权纠纷,以及辖区内的民商事案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蕲县法庭立足审判职能深耕诉前调解工作,创新机制整合多元解纷力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居民的幸福感。然而,小区治理中面临的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对人民法院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提出了新挑战。针对法庭所在的矿区物业纠纷较多的情况,为积极服务基层治理大局,蕲县法庭充分利用专业化审判的优势,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小区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促进小区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维延伸专业化审判职能

蕲县法庭选拔具有丰富物业纠纷处理经验的法官,组成专业化的审判团队。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分别负责不同类型小区内部纠纷的审理,如业主之间的相邻权纠纷、公共设施使用纠纷等。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物业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审判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建立“社区调解+专业调解+司法确认”的“三调联动”全链条解纷模式,是蕲县法庭推进诉源治理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模式中,社区调解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区调解员熟悉社区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和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法庭内专业调解则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的纠纷,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司法确认则为调解协议的效力提供司法保障,增强了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一起小区车库产权纠纷中,新建小区因地下车库产权归属及使用费问题引发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激烈矛盾。社区先行调解无果后将案件移交至蕲县法庭,蕲县法庭指派物业纠纷专业审判团队法官主导调解。法官调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小区总平面图,确认地下车库确属规划内配套设施。并结合《物业管理条例》及当地政策,提出“分步调解”方案。经法官多次耐心释法调解,开发商最终同意公示产权证明,双方就管理费达成一致。最后,双方共同向法庭申请了司法确认,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该案是法庭主导下专业化审判职能多维延伸的生动实践,通过专业化审判团队精准适用法律,“三调联动”机制分层化解矛盾,社会协同治理巩固解纷成果,既保障了业主合法权益,又规范了开发商经营行为,为物业纠纷多元解纷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构建线上服务智能化辅助平台

蕲县法庭建立微信联络群,邀请业主、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等加入,实现信息的即时沟通和共享。定期在群内发布物业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设置线上咨询和预约服务,方便业主随时寻求法律帮助。

在小区业主自治方面,针对无法到现场投票的居民,蕲县法庭积极探索采取书面投票和微信小程序线上投票相结合的模式,让电子投票系统具有传统书面投票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实时显示投票进度,方便业主自查,使小区的公共决策在公正、阳光的环境中进行,可以有效减少矛盾纠纷,解决小区线下现场投票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推动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管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创新社区多方协同共治新模式

建立基层法庭与派出所、住建、司法、社区、物业的联动机制,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关键举措。蕲县法庭积极探索联合多部门成立物业纠纷化解工作站,通过与共建单位定期会商、综合协调,相互给予信息、经验、人力等支持与帮助,推动解纷力量前移,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司法部门、物业、调解组织 “四部协同”的工作格局。这一举措实现了纠纷化解从法院“单兵作战”向多部门联动共治的转变,有效提升了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引导物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平。

蕲县法庭组织业主参与小区环境整治、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业主在参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确保业主大会的定期召开,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明确业主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会议的高效和有序。选举产生具有代表性和责任心的业主委员会成员,负责小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定期对业主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履行职责,维护业主利益。

法治文化融合提升自治能力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蕲县法庭通过打造“法润小区”文化品牌,把法治文化融入小区治理的各个环节,提升居民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蕲县法庭通过巡回审判进小区的方式,将法庭搬到小区,选取典型案例开展“沉浸式”普法,延伸基层法庭司法服务职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权威。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展示了司法的公正和严谨。通过庭审,业主们不仅了解了物业纠纷的处理方式和法律规定,也深刻认识到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评选文明楼栋等方式,激发居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蕲县法庭年均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1600余件,结案率达97%,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蕲县法庭先后被安徽省高院评为“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连续四届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先进集体”“优秀人民法庭”。

蕲县法庭将继续深化“法润小区”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使小区治理迈入更加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新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区稳定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 通讯员 周里 王伟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