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17日第04版:大美砀山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开在“梨小萌”里的面包店

为顾客送上刚出炉的面包。

为顾客分切面包。

顾客在选购窑烤面包。

走进砀山县“梨小萌”欢乐梨园,一股混合着梨木、小麦、酵母、牛奶的香味扑鼻而来。

穿过一片百年古梨树林,就是黄创的梨木窑烤面包铺。

黄创是一位“80后”大叔,曾在他乡打拼多年,但是回家乡生活是他一直的梦想。“外面虽然收入也不错,但我是在梨园里长大的,对梨园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看着越来越多的‘新村民’返乡创业,民宿、村咖、新中式茶馆等时尚业态纷纷入驻梨园,我内心的这个念头愈加强烈。”

黄创先后到宁波、上海等地学艺,2025年初回到家乡的老梨园,竖起梨木柴窑面包铺的招牌。

揉面、定型、预热窑炉、上面包坯……两小时后,在窑炉冒出的梨木清香中,一盘盘散发着浓郁麦香和酵母香味的面包出窑,外皮酥脆、内里松软。不少顾客来到面包铺,品尝面包,感受梨园生活的安闲和静谧。

“开业3个多月以来,周末和节假日一天能卖出500多个面包,营业额近1万元。”黄创说。

有的外地顾客甚至开车2个小时前来购买,也有人提前几天在网上订购,梨木窑烤面包缘何如此受青睐?

“我们的窑烤面包配料非常简单,只有面粉、水、盐、糖、牛奶和进口的天然酵母。面包坯放进窑炉内,利用梨木柴火产生的高温进行烤制,烤出的面包能品出小麦、牛奶、梨木、酵母的香味,真正做到零添加,让大家吃得健康、放心。”黄创介绍。

除了产品本身的特色,面包铺的成功还得益于砀山县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

“我选择在‘梨小萌’欢乐梨园创业,首先考虑的是因为这片梨园知名度比较高,客流量比较大。而且梨园里有配套的咖啡馆、茶馆,还有民宿,能带来优质的客源。”黄创一边将面包出窑,一边分享着自己的创业经验,“砀山梨园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希望我的例子能给更多心怀梦想的人带来启发,让大家在家乡的老梨园里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砀山县梨树种植面积达50万亩,每年产生大量修剪下来的梨木废枝条,黄创的面包窑炉以梨木枝条做燃料,既降低了成本,又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黄创的梨木柴窑面包铺只是砀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精彩缩影。随着越来越多像黄创一样的人返乡创业,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技术和活力,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砀山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因此不断升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体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变为现实。

■文/图 特约摄影 崔猛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