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雨婷)萧县在2025年全面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过程中,通过系统性规划和创新实践,坚持制度保障与规范化建设、科学方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构建乡村道路命(更)名工作标准化框架,积极探索全面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路径新方法,打造乡村地名“样板”。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379条道路命名的规范化审批。
依法依规稳步推进。严格遵循《地名管理条例》及民政部关于“乡村著名行动”的要求,路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禁止“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命名,并按照《萧县地名区划〔2024〕7号》文件完成379条乡村道路标准化命名,强化地名标志体系。
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县民政局联合交通运输局制订《萧县“乡村著名行动”乡村道路命(更)名工作规范》,建立“统筹督导、分级管理”的协作体系,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的“路长制”形成联动,确保命名与养护管理的无缝衔接。
数据整合信息化支撑。通过整合《萧县志》《统计年鉴》等历史文献,建立《萧县地名词库》,并结合交通系统的《县乡公路规划布局图》进行线上线下数据筛查,提升命名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同时,从名称征集、方案拟定到备案公告,通过规范化流程确保命名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文化特色民意融合。萧县在开展此次乡村道路命名工作中注重挖掘红色基因、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等地方特色,通过村民议事机制征集建议名称,将命(更)名事项纳入民主协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