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孩子要多“听”少“说”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儿子已经升入了初二,我窃喜他终于长大,再也不用亲力亲为操心他的事情了。我甚至心想,儿子终于可以理解父母对他的关怀、对他的管教以及对他的期望。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嫌弃我们过多干涉,太过啰嗦。
因为工作原因,每天回到家都已是深夜,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儿子进行沟通,我连啰嗦他的时间都没有了。好在家里安装了电子锁,我可以随时了解儿子回家的时间。他一向很准时,这让我放心不少。可是有一次,儿子没有准时回家,耽误了接下来的线上学习课程。我心里窝着火,等他一到家就打电话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晚回来?线上课都已经开始好久了,你做什么去了?”可能听出了我语气中的愤怒,儿子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地不愿多讲,说是等我回家后当面跟我说。
进了家门,我强压着内心早已积压的怒火,把儿子从房间里叫了出来。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很强势的妈妈,但我也是一个很讲道理的妈妈。等儿子从房间里出来后,我并没有大声吼他,反而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问:“你说说看为什么回来晚了?”他连忙回答道:“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篮球队训练,所以才回来晚的。”我立刻反问道:“那线上的辅导课程怎么办?如果你不想学了,我可以给你退掉,我们以后也不用再学了。”谁知儿子立刻反驳道:“我没说不上啊。但是篮球我也要打,反正你不能不让我参加。”听这语气,是要开始跟我顶着来了。
每当遇到这类情况,我常常会吸一口长气,尽量使自己的心态放平,把语气放慢。自从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后,我就特别注意与他的沟通方式和沟通语气,将原来命令式的口吻逐渐改为朋友间的谈话方式。面对今天的情形,我问他:“那说说你的理由吧。”
儿子听到这样的反问,情绪似乎比刚才平稳了些,说话的声调似乎也放低了些。“我学得太累了,自从我升入初中,我根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以玩,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每天都是在学校学习,回家后还要上你给我安排的辅导课。反正我就想打篮球,我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运动都丢下了。”
听到这里我感到一阵心酸,因为孩子说的的确是事实,我已经剥夺了他的爱好,占用了他的时间。可是如果不这样用功学习,就会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远。思来想去,我决定尊重儿子的想法,把选择权交给他,接着问他:“那辅导课怎么办呢?”他立刻说:“学校篮球训练我要参加,回来后我再上辅导课,每一样我都不会耽误的。”
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每天学习都很辛苦,因为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妈妈同意你的选择,也请你遵守你的承诺。我希望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或许对你的学习也是个很好的帮助!”听到我这样的话语,儿子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我还担心你不让我去参加呢!这样太好了,那我回房间学习去了。”望着儿子的背影,我在心底告诉自己:“对,他还只是个孩子,一个进入叛逆期的孩子!”
倾听孩子诉说一次,与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许多。可是现实中亲子沟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孩子想要寻找倾诉对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遭到一番教育,甚至不得不消化父母的“语言垃圾”。如此这般,孩子怎么愿意与父母沟通?
倾听是一门艺术,第一步是停下来,在行动上、语言上、心理上都要停下来,把一段时间完全交给孩子。第二步是等一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并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第三步是让孩子自己来,父母尽量少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这样才能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当他们再次寻求帮助时,你才能成为其最好的倾听对象和可信任、可依靠的“朋友”。
■ 米丹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