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到“治”
记者 陈成光
老旧小区治理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物业管理费收取率低、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等实际问题,进而导致居民信任缺失拒缴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撤场,小区治理陷入困境。
埇桥区南关街道九中社区水木华庭、平安小区就是这种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其中,水木华庭小区建成于2005年,2023年11月原物业公司因入不敷出强行撤场;平安小区建成于2001年,2023年12月物业公司也因入不敷出强行撤场。为维护小区正常管理,两个小区物业公司撤场后由社区代管,其中代管水木华庭14个月,代管平安小区12个月,代管期间虽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由于缺少有效沟通,居民依然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造成社区拖欠保安、保洁人员工资高达55634元。最终,社区代管模式以失败而告终。
卫生无人打扫,垃圾无人清运,公共基础设施无人维护,治安秩序无人治理,管理陷入混乱,居民投诉不断……面对随之而来的小区管理困境,九中社区“两委”在党总支的带领下,迎难而上,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成功激活居民自治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
主动担当
居民生活平稳过渡
物业公司撤场、社区托管模式失败后,九中社区“两委”班子也曾陷入迷茫,对于老旧小区治理失去了信心,从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然而,困难没有击垮社区“两委”班子的为民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不服输的决心。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区“两委”迅速统一思想,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第一时间承担起过渡期的小区管理工作,解决居民生活燃眉之急,稳定居民情绪。
面对小区公共区域照明缺失问题,社区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垫付电费1000余元,带领党员志愿者积极排查修复线路故障点12处,恢复主干道及楼道等公共部位照明。
针对垃圾堆积难题,社区党总支发出“垃圾清运众筹倡议书”,鼓励党员家庭率先响应捐款。在党员的带领下,85户居民积极参与捐款,3天内筹集资金2000元,解决垃圾清运费用问题。同时,社区积极协调环卫部门增派清运车辆,清理陈年垃圾20余吨,还居民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
为畅通诉求渠道,社区在小区入口、单元楼栋显著位置张贴“社区服务热线公示牌”20余处,由社区“两委”成员轮流值守,接受居民投诉、收集居民意见,期间累计处理居民报修、投诉等180余件。
精准破题
重构小区自治模式
在稳住基本面的同时,社区党总支将工作重心转向如何构建老旧小区治理模式上来。
广泛收集民意,建立问题清单。社区党总支书记牵头,“两委”班子成员参与,发动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36人建立6支“扫楼”小分队,对水木华庭、平安小区343户居民开展5轮次全覆盖“敲门行动”,15天内收集意见建议317条,梳理出屋顶漏雨、设施老化、安全隐患等8类核心诉求,形成详细问题清单,为小区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成立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居民代表和党员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小区临时管委会,具体负责自治体系重建工作。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小区临时管委会达成共识,即先解决问题再谈自治模式的工作思路,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解决。例如,水木华庭小区反映原业主委员会履职不力的问题,党总支主导业委会改选,严格执行“党员优先、零欠费记录、志愿服务经历”三大硬性标准,通过“个人自荐+居民联名推荐”,从报名者中精心筛选出5名候选人(其中4名党员)。改选后的业主委员会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参与小区治理作用明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雄气压陇海 英风断淮河——彭雪枫在皖东北 08-05
-
2上半年宿州市水利建设投资增幅全省第一 08-04
-
3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顺利实现“双过半” 08-02
-
4全市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08-01
-
5杨军任东走访慰问驻宿部队和消防救援人员 07-30
-
6上半年宿州市外贸进出口增幅全省第一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