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大姐,您家门口堆的这些纸箱可得挪挪地方呀,楼道是消防通道,真要是出点事儿,那多危险!”近日,宿城的外卖骑手李军在配送订单时,对居民提醒道。随后,他拿出手机,拍下楼道里堆放的杂物,并发给社区网格员。这样的日常场景,正是我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党建引领:“移动网格员”激活“治理末梢”
在泗县桂语园小区,快递车上的“先锋骑士”标识格外醒目,这些网约配送员在日常工作中化身“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及时上报发现的窨井盖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协助处理各类隐患900余件,大大提升了社区治理效率。社区负责人对此点赞:“‘党建+网格’模式既提升了骑手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又为发展党员储备了优质苗子。”
我市创新性地引导网约配送员这支“流动大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移动哨兵”,依托其全天候、高流动性的职业特性,通过“党建+网格”模式,鼓励党员骑手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城市探头”通过专属数字化平台,可实时上报发现的卫生死角、设施损坏等各类问题,既降低了治理成本,又提升了问题处置效率。
积分驱动:“随手拍”构建共治新生态
“上次反映莱迪街消防栓漏水,不到3分钟就有物业联系我了解具体情况,半个小时左右就把反馈的问题解决了。这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我也因此获得积分并兑换了水杯。”灵璧县骑手程师傅说。
为进一步激发网约配送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我市设立“积分超市”,制定积分兑换标准,设置隐患上报、公益服务等积分项。骑手们通过“随手拍”,随时上报安全隐患即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兑换水杯、电器、充电券等实用物品。
驿站升级:“能量站”变身“治理前哨”
“跑了一上午,进来喝口水、充个电,比啥都强。”在埇桥区万达广场的“暖蜂归宿”党群驿站里,刚送完货的党员骑手孙军擦着汗说。
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依托邮政服务站点、工会之家等阵地,打造新就业群体“暖蜂驿站”,不仅配备了饮水机、急救箱、充电插座等设备,还提供报刊、热水、充电器、雨伞等物品。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这样的暖心站点300余个,实现县区全覆盖,累计服务近万人次,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能量补给站”。
更重要的是,这些驿站正逐步成为基层治理的“前哨站”。在开展“夏送清凉”等活动时,驿站工作人员引导骑手发挥“移动网格员”作用,将配送途中发现的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反馈社区。这种“服务+治理”的双向赋能模式,既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了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拂晓报通讯员 陈思雨 孙晓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六届五十一次主席会议召开 07-31
-
2上半年宿州市外贸进出口增幅全省第一 07-30
-
3杨军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 07-29
-
4流动的史诗——新汴河⑦ |赓续,汴水文脉越千年 07-21
-
5全市党委和政府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07-19
-
6全市重点项目谋划推进会召开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