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西瓜凭啥卖恁“火”?
夏至过后,砀山县程庄镇设施西瓜种植基地,一排排高标准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绿油油的新品种西瓜长势喜人,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作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砀山县西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值超过7亿元,旺季日均交易量超1000吨,俏销全国。
“每一家给我供货的果农都用不同颜色的箱子装西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能立刻找到源头。”砀山县程庄镇小黑哥商贸公司负责人冯博介绍,车间每天要处理200多吨西瓜,每一颗西瓜都需要经过农残快检、外观筛选、糖度抽测三道关卡。
“客户要求供应的西瓜外包装上要提供二维码,手机一扫,产地、种植户信息、施肥用药记录等一目了然。这种‘一级果’在上海、杭州等地的终端市场价格可达60元至80元每个。”冯博认为,分级销售的背后是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硬核支撑。
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优势,砀山县构建起“瓜田-仓储-物流”的全链条温控体系,120万吨的仓储能力,再搭配云南、海南的货源,砀山西瓜交易实现了全年供应。2024年,程庄镇西瓜自营出口额突破3000万美元,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出口占比达40%,成了国际水果市场上的“网红单品”。
“砀山是沙壤土土质的冲积平原,土地透气性好,昼夜温差达20℃,有利于西瓜糖分的形成,这是砀山西瓜‘沙美甜’的天然基因。”砀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朱本玉指导果农调试好智能温控大棚后说,“但真正让砀山西瓜品质飞跃的,是设施种植与数字化管理的深度融合。”
程庄镇百思农农业科技公司新品种西瓜种植示范园内,280亩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吊蔓种植技术,瓜蔓沿细绳垂直生长,每株间距精确至30厘米,光照均匀度提升40%。大棚内,温湿度传感器、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回传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调控灌溉、施肥等工序。
“传统种植优质果率比较低,现在设施栽培、数字化管理的优质果亩产能达到2.5吨至3吨,且糖度稳定在13%以上。”朱本玉介绍。
培育、推广新品种,抢占市场先机,是砀山西瓜“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路径。百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出“小黄人”“彩虹瓜”等特色品种。在该公司分子实验室里,高速离心机、梯度PCR仪等设备正在全负荷运转。每年配组700至1000组西甜瓜组合,种子纯度检测误差控制在0.1%以内。公司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年生产种苗1200万株,瓜种50吨,畅销全国20余个省市。
从田间地头的传统产业到风靡市场的“沙美甜”,砀山西瓜产业“火”得有门道。随着更多政策出台,新农人、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加入,砀山这座皖北小城的“西瓜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拂晓报通讯员 崔猛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2025年全省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召开 07-03
-
3流动的史诗——新汴河② |激辩,如何彻底根除水患 06-30
-
41-5月份宿州市经济延续稳步向好发展态势 06-30
-
5市政府召开第75次常务会议 06-23
-
6从“质升量稳”看宿州外贸底气何在?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