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通讯员 张祖北)近年来,萧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综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质效,优化种养结合绿色循环产业结构,增强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在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独特路径。
坚持绿色环保,综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加强循环农业体系建设。全面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综合利用模式,积极以“秸秆+有机肥”“秸秆+食用菌”等形式,形成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年产有机肥15万吨,带动秸秆发电项目年产值超2亿元。深度实施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全县358家养殖场完成“一场一策”改造,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5%。双轮驱动技术创新与政策保障。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推广,提升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生态友好型技术普及率。结合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精准指导施药,减少农作物生长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并通过“北斗+智能化农机”示范项目,提升施药精准度,优化农药使用效率,使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提升至41.5%。积极落实国家补助政策,整合省市县三级资金,对秸秆收储点、产业化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落实税收优惠和农机购置补贴,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县63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贡献产值7.69亿元。
坚持建管并举,综合提高灌溉水利用质效。强化工程改造与节水技术应用。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善田间灌排设施,加强智能化灌溉系统推广利用;结合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规律实施精准灌溉,实现用水量动态调控。强化水利设施升级与维护。针对沟渠淤堵问题,开展农田水利疏通工程,打通行政村间排水沟阻水点,保障灌排系统畅通;坚持“谁使用、谁管护”原则,明确各级管护责任,结合第三方质量检测和“六方验收”制度,确保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强化政策支持与节水管理。科学制定节约用水专项规划,强化刚性约束,减少地下水超采,使全县年节约农业用水量超1000万立方米,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2.15亿立方米范围内。
坚持量质齐增,综合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夯实绿色农产品供应基础。积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葡萄、辣椒、胡萝卜、芦笋、菌菇、肉牛和白山羊等“七彩”农业,先后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7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8亿元。做深做精加工基地,丰富绿色农产品供给内涵。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打造金单面业、金玉米集团等一批高端地标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9家,加工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3家。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强化政策支持,统筹涉农资金7000余万元,将肉羊保险、标准化建设等纳入补贴范围,推动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将预制菜产业纳入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工程,重点发展羊肉汤、预制羊肉等产品,并以丁里镇“智慧养殖+预制菜”模式为参考,指导各乡镇(街道)建设预制菜加工厂,实现原料供应、加工、销售一体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加强市场拓展与区域协同,依托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推动萧县等特色产品进入全国市场。做优做靓产品品牌,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质效。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加快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目前,已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达89个,其中“萧县葡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一季度宿州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 05-07
-
2这个“五一” 宿州“燃”动出“圈” 05-06
-
32025年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启动 05-01
-
4市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会议 05-01
-
5杨军暗访安全生产工作 05-01
-
6全市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