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志愿力量 共绘文明新篇
今年以来,泗县将志愿服务与移风易俗工作深度结合,发动志愿者担当社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推动移风易俗的先行者,通过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艺演出等形式,倡树美德善行、培育良好家风,普及文明理念,倡树弃旧从新、守正向善新风,为新时代泗县社会文明建设再添多彩风景。
非遗赋形,生动可感。该县将非遗作为美德新风重要载体,通过挖掘非遗中的精神内涵,凭借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起到洗涤心灵、潜移默化的效果。志愿者们依托城区小区、乡村文化广场、流动舞台等,奔波忙碌在服务活动的台前幕后,成为“主力军”。
“死面饼卷大葱,戏里娘亲疼儿空。”台上正唱,台下议论纷纷,“品性得从小教”“教育好是家风正的第一步”……日前,在刘圩镇潼南村“送戏进万村”活动现场,文艺志愿者上演了一出新编泗州戏《状元与乞丐》。梆子唱腔和结合地方俚语的戏文改编声声入心,将家庭育儿的辛苦焦虑和经验启示娓娓道来,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前不久,在泗县虹城街道紫宸苑小区内,编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一双巧手,现场示范花环、挂件的编织技艺,并向群众深入浅出讲解“清明编柳寄哀思”的文化活动寓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大家动手体验,将追思编于柳条之上,同时参与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知识问答,为清明节注入文化清风。
文艺宣讲,凝心铸魂。该县将移风易俗倡导融入曲艺节目,志愿者们将孝老爱亲、和睦邻里、婚事新办、勤俭节约等内容和先进模范评选表彰搬上文化舞台,发挥教育感化和示范引领作用,凝聚群众践行新风、抵制陋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用一场场精彩表演下好绣花功夫。
近日,屏山镇“艺韵传声”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利用乡村“胖板凳会”,组织开展“助推移风易俗 共树文明新风”演出活动,村级文化带头人李光杰表演的二胡《六尺巷》,让听众仿佛穿越进百年前的文化古巷,感受一份礼让和谦、邻里守望的淳朴厚重;那崇山表演的大鼓《“扫黄打非”政策好》,鼓点铿锵,让“扫黄打非”政策知识浅显易懂、深入人心。
春风送暖、梨花盛放,大庄镇曙光村小宋梨园日前迎来“梨花节”旅游旺季,一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暨大庄好人表彰活动为千亩梨园增添了新景象。演出环节,文艺志愿者们用腰鼓舞、独唱、民乐演奏、传统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彰显乡村文化蓬勃活力,激扬新时代社会文明新气象。活动现场还表彰了“最美保洁员”“好婆媳”“最美家庭”以及“大庄好人”。场外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疏导交通、维护秩序、清洁环境、管护设备,“志愿红”与“梨花白”共舞春风、相得益彰,谱写春日和美乐章。■通讯员 徐宝同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商务海关一线调研出实招 04-16
-
2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04-15
-
3百度人工智能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04-11
-
4今年宿州市全面实施30项民生实事 04-10
-
5前三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超10亿元 04-09
-
6清明假期40余万人次游宿州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