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种”出文旅新业态
圆润饱满的绣球、明艳娇俏的郁金香、摇曳生姿的紫藤……日前,记者来到宿州市小鼹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映入眼帘。
这家以培育销售盆栽花卉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位于埇桥区桃园镇浍光村,占地面积近60亩。近年来,该公司以花卉基地为核心,逐渐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我们基地于2016年正式筹备,主要经营一些进口花卉品种的繁育、销售、育种业务,目前有欧洲月季、绣球、铁线莲等近千个品种。”该公司负责人许亚锋介绍,花卉种植需要根据本地的土壤条件进行改造,以满足花卉的生长环境需求。凭借着品种多样性,基地能够实现一年三季轮番绽放的盛景。
花卉销售是花卉基地的生命线。“我们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进行直播,打造专属品牌,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知名度。”许亚锋介绍道,在多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拓宽了盆栽花卉的销路,每年的销量达到8万至10万盆,线上销售额200多万元,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15个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种植花卉、销售花卉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农文旅联动起来,是许亚锋近年来探索的课题。
2024年,花卉基地尝试开展文旅项目,试营业当天,就吸引了近百人前来打卡。“当时我们也没有做推流,只在直播过程中进行了宣传,便迎来了砀山县、泗县以及蚌埠等地的游客。”许亚锋表示,花卉基地正在积极开拓花卉文旅的业务板块,未来将提供切花农场、摄影打卡、休闲团建等多元服务。
在种植大棚附近,工人们正在用砖块铺设步道,附近的小木屋、帐篷与遮阳伞相映成趣,构成了极具网红气息的田园风光。
“我们这里主要给大家提供拍照打卡或者婚纱摄影的场地,除了拍照,还将举办露营、亲子游、春天踏青之类的活动。”该公司运营负责人许艳丽告诉记者,新扩建的场地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计划于4月底正式对外营业。
除此之外,花卉基地将以“花”为核心,尝试开展多种文旅项目。“人们在赏花之余,不仅能带动花卉的销售,还能促进农文旅加速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瞄准新目标,许亚锋信心满满。■ 记者 曾庆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且以诗情画意共远方 04-14
-
2今年宿州市全面实施30项民生实事 04-10
-
3前三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超10亿元 04-09
-
4清明假期40余万人次游宿州 04-08
-
5砀山梨园半马周六开跑 04-08
-
6“紫金”的创新发展之路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