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池湖村闲置民房变身“幸福梦工厂”
晨光初照,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池湖村的漫秋宠物有限公司工厂内机声轻响,村民李雪芹熟练地检查着已经裁剪好的宠物窝。这个由村民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宠物用品“微工厂”,正编织着池湖村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
在这里,一座座“微工厂”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这些由闲置民房改建而成的小型工厂,不仅吸纳了当地数百名村民就业,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逐渐成为池湖村乡村振兴的“幸福梦工厂”。
“微工厂”采用“计件工资+弹性工时”的就业模式,让农民农忙时推车下地、农闲时推车进厂成为现实。
“在这里上班时间比较自由,不耽误接送孩子,农忙时候也不耽误在家里干活,闲的时候就可以来这上班。工作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一个月在3000元到6000元不等,家里有事随时能走,在这里干活很自在。”村民李雪芹说。
据了解,漫秋宠物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动是土生土长的池湖人,公司由他女儿和女婿创办。小两口在外务工多年,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政府也有好政策,便决定返乡创业。
“我们现在有40多名工人,生产的是小狗、小猫用的宠物窝,现在订单已经排到六七月份了。”刘动介绍道,开年第一季度,公司已经完成产值100余万元。
目前,该公司产品正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池湖村的“微工厂”不仅是村民的就业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幸福梦工厂”。通过打造“微工厂”,池湖村实现了资源盘活、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池湖村通过盘活闲置民房和集体土地,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建成了多个“微工厂”。这些工厂以轻工业为主,产品涵盖宠物用品、服装加工、文具、电子元件等多个领域,同时吸纳了400多名村民就业。
“目前我们村有‘微工厂’10多家,一方面这些‘微工厂’能给本村村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村民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获取稳定收入。另一方面,微工厂还有效盘活了我们乡村的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池湖村党总支书记顾安徽表示,“将继续以促进农民就地灵活稳定就业为目的,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吸纳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布局到我们村,开创富民兴村的新路径。”
这个曾经空心化的村庄在“微工厂”的带动下,如今生机勃发。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复制城市模式,而是要找到激活内生动力的“幸福密码”。在闲置资源与现代产业的碰撞中,在乡土情怀与市场逻辑的融合里,池湖村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共富诗篇”。■ 通讯员 项锦 张欣欣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且以诗情画意共远方 04-14
-
2今年宿州市全面实施30项民生实事 04-10
-
3前三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超10亿元 04-09
-
4清明假期40余万人次游宿州 04-08
-
5砀山梨园半马周六开跑 04-08
-
6“紫金”的创新发展之路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