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山套纪行
春天,到处都是花开,到处都是生长。为了追逐春天迷人的样子,有很多人一路狂奔,江南塞北,看山看水。不知道是因为懒散,还是因为吝啬,用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东奔西走,我一直无法做到。我把热情和爱都留给了家乡,大五柳风景,我如数家珍;皇藏峪绿植,我喜欢备至;涉故台的故事,我耳熟能详。我执拗地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欣赏美景不一定要跋山涉水。
有朋友说夹沟大五柳风景区的东端,有一个叫十里长山套的地方,是一个赏景怡情的好去处。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向长山套进发了。
沿着符离观光大道北行大约三十里,有个村庄叫湖疃村。离村不远就是长山套水库。登上水库那宽大的坝体,十里长山套古道就近在眼前了。刚进入春天,水库还处于枯水期,波光粼粼的湖面不见了,只感受到沧桑古道的神秘和静寂。
下了大坝,眼前是一片浓绿的油菜田,几番寻寻觅觅,山路终于清晰起来。长山套,果然名不虚传,它真的像一个口袋,中间虚空,两边高耸,而且越往前走,这种感觉越强烈,好在朋友们都是浪漫闲适的人,一路上说说笑笑。路难走,毫不退缩;道虽远,也不觉辛苦。
几百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造就了皖北独特的山水。长山套两边的小山,就和别处不同,这些山体有的像形状各异的瓦楞,有的像桀骜不驯的奔马,有的像面目狰狞的龙脊。因为独特,所以才有魅力。
我有一个同事,喜欢山水,这几年皖北地区的山川,他几乎走了一遍。他曾多次给我分享十里长山套的见闻,描述过它的山静林密、鸟语花香,所以对长山套我虽是初见,但就像是宝玉第一次见黛玉一样,一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仲春,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十里长山套尽是杏树李树桃树,我们一路前行,山花一路陪伴。
有人说十里长山套有500亩杏花园,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是存疑的,去了才知道人家所言不虚,那杏林哪里只是500亩,那是漫山遍野。其时,浅红的杏花已经大部分开始凋零,一片片离枝的花瓣在暖风中飘落,看不到她们的伤感,只感受到了她们的洒脱。
杏花妖娆,李花也当仁不让,争先恐后蜂拥而来,给空荡的山谷平添许多暖意和热情。古人早就有 “李花飘香意已深,蜂飞蝶舞醉春心”“李花盛开迎日红,芳香四溢满园中”的诗句,当你身临其境,理解就深刻了许多。
李树是皖北山地里一种野生树种,花期和杏花差不多,但是她们花色不同,杏花浅红,李花乳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
十里长山套不只是花的世界,更是草木的天堂、天然的氧吧。在这丰富的植物王国里,有我最喜欢的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少年时,每当读到舒婷的这首《致橡树》,心情就激荡起来,飘摇起来!只不过,那时还不知道橡树是什么样子。
我父亲是一个喜欢种树的人,在他栽植的诸多树种中,槐树最多。每年清明过后,槐花次第开放,一丛丛,一串串,乳白色的小花,喷薄着醉人的馨香,张扬在四月的阳光下,美好油然而生。十里长山套,槐树当然也不可能缺席。我们早来了几天,槐花还没开放。
我们在悠闲的行走中,邂逅了几个挖野菜的村民。看着她们惬意的表情,我猜想她们一定是小有收获。遇到了,就是缘分。于是问候、拍照,又在祝福中分别。
对于野菜,我也有挚爱,那就是蒲公英。二三月,蒲公英头顶着一朵小黄花,站立在旷野中,本身就是一种美。又过了一段时间,那黄花蜕变为一团白色的冠毛,随风飘向远方,那种无怨无悔,就足以让我们感动。
有人说十里长山套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说它是当年燕王朱棣征北时运送粮草的通道。长山套道狭窄崎岖,粮草屯在林木苍翠的山坳里。山风拂过树梢,似在低语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偶尔几声清脆鸟鸣,更衬出这片曾经粮草重地的寂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燕王朱棣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情。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不知不觉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山顶,山下就是我们此次攀行的终点——草场村。
回头,那来路已隐藏在林木的深处。
第一个把这条山路命名为十里长山套的人肯定是一位诗人,除了诗人,我想象不出还能有谁如此的睿智和浪漫。
出山时,我们乘车走的是另一条山路,只十几分钟就回到我们原先出发的地方。
□张升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百度人工智能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04-11
-
2今年宿州市全面实施30项民生实事 04-10
-
3前三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超10亿元 04-09
-
4清明假期40余万人次游宿州 04-08
-
5砀山梨园半马周六开跑 04-08
-
6“紫金”的创新发展之路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