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土壤墒情 加强田间管理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 彭序)4月10日,记者从埇桥区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气温回升,全区小麦田间水分蒸发加剧,失墒较快。为此,各地应密切关注降水、土壤墒情变化等,全面开展抗旱保粮工作,积极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努力争取夏季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3月以来,全区无降水,且整体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全区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高1℃~3℃,无有效降雨。区农业农村局提醒,各地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动一切水利设施,抽、引、提相结合,渠、井、塘一齐上,加快抗旱灌溉进度,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努力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确保小麦正常抽穗灌浆,争取穗大粒多,搭好丰产苗架。同时,抓好田间管理,适时借墒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就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区农业农村局提醒,凡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以下,且群体不足的麦田,尤其是越冬期至今从未浇过水的麦田,或整地播种质量差、土壤悬松翘空、失墒严重的麦田及因晚播苗小苗弱的麦田,都应及早浇水;凡已经浇过水,且麦苗生长基本正常的一类麦田应适当晚浇。要密切监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动向,落实防控措施,控制发病源头,降低虫口密度,重点做好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针对不同情况的麦田,各地要分类管理,合理施肥,促弱控旺。其中,一类麦田以浇水为主,灌水补墒,以保麦苗稳健生长;二类麦田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8公斤,以提高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三类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以促进穗花发育,培育壮秆大穗。同时,可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起到预防干热风和增加粒重的效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百度人工智能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04-11
-
2今年宿州市全面实施30项民生实事 04-10
-
3前三月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超10亿元 04-09
-
4清明假期40余万人次游宿州 04-08
-
5砀山梨园半马周六开跑 04-08
-
6“紫金”的创新发展之路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