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专岗”助力残疾人就业
日前,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记者来到宿州扶疏亭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10余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将料包分拣至包装袋内,再经过检验、封口等环节,一碗碗“鸭血粉丝汤”集中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这家坐落于宿州市预制菜产业园的速食品加工厂,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是一个重要的阳光助残就业帮扶基地。该公司工作人员李欣竹介绍,目前全公司共有13名残疾人在岗,公司通过设置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了扶残助残。
“通过区残联推荐,我成功应聘上岗。和过去相比,现在这份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公司既能保护我们的劳动权益,也能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残疾工人金来安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在公司工作的第3个年头,他日常主要参与一些流水线的维修工作,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成就感满满。
除此之外,这家公司还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用实际行动温暖残疾人。“今年是我在这里工作的第三年,福利待遇都很到位。比如,公司包一日三餐,还给提供免费住宿。”残疾工人孟庆欢欣慰地说。
为何一家公司,能够迈出助残的“第一步”,真正容纳残疾人参与?李欣竹表示:“我们最初只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区残联的政策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他们不仅帮我们优化了生产线,还提供了社保补贴,降低了用工成本。现在,残疾员工已经成为公司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残疾人安心工作,该公司还从全方面保障相关权益。“我们不是在‘安置’残疾人,而是在搭建能激发潜能的舞台,目前13名残疾人已在公司实现长期就业。他们主要从事车间加工、维护、包装等轻体力岗位工作。公司对残疾人职工提供无障碍通道,提供高低板凳、电动车专用充电桩,安排免费公寓,提供免费午餐、晚餐,有效保障了残疾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李欣竹介绍道。
企业的爱心举足轻重,而埇桥区残联的系列举措也让企业的爱心得以延续。“我们通过精准匹配,让残疾人的能力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比如,听力障碍的员工在质检岗位上表现出色,他们的专注力反而成了优势。这种‘人尽其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率,也让残疾人找到了自我价值。”埇桥区残联教育就业股负责人王亚东表示。■ 记者 王硕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市探索智慧城管新模式 03-24
-
2国内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在宿落成 03-17
-
31-2月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13155户 03-14
-
4宿州市多渠道拓岗位促就业 03-13
-
5
-
6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