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山开满“杏”福花
三月的皖北,春风掠过埇桥区顺河镇周寨村的乾山,卷起一片粉白色的浪。万余亩金太阳杏林正值盛花期,远望如云似雪,近看蜂蝶翩跹。杏树下,种植户陈家胜正举着修剪钳,给围观的果农们示范疏枝技巧。
市民在乾山杏林拍照。
“这棵树上的重叠枝、交叉枝、背上枝都要疏剪掉,不然会影响这棵树的通风、通光。”他的声音穿过嗡嗡的蜂鸣,“疏枝不是心狠,是让养分集中供给优质果,一棵树留三分之一的成果最科学。”以前心疼花,现在懂了有“舍”才有“得”。 陈家胜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技术要点。去年他家种的120棵杏树因虫害损失三成,今年在技术员建议下改用生物诱捕剂,成本降了,树上的病斑也少了。不远处,五六名戴着草帽的农户正弯腰疏枝。
花海另一端,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游客踮脚凑近花枝自拍,摄影爱好者们正弓腰校准镜头参数,反光板不时在花影间闪动银光。几位戴遮阳帽的游客轮流倚着虬曲的老杏树摆姿势。“刷短视频看到这儿花开得像‘雪海’,特地从市里开车过来!没想到还能现场学怎么疏果,玩得开心,我也增长了知识。”专程来周寨村赏杏花的市民李舒子开心地说。
举着单反相机的祝先生已是第三年来此“追花”。他偏爱午后三点的光线,斑驳的老树虬枝在逆光中舒展,远处青瓦农舍升起袅袅炊烟。这张“杏花雨”的照片在朋友圈,半小时获得了200个点赞。
暮色渐浓,乾山的喧嚣归于宁静。陈家胜收拾工具赶往下一个果园,游客们捧着杏花枝踏上了归途。陈家胜仔细检查疏枝后的杏树,笑着说:“以前觉得种杏树是苦活,现在才知道,花里真藏着宝哩。”
从“靠天吃饭”到“技术当家”,从“传统果林”到“网红景点”,顺河镇的万亩杏花,不仅开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更是让农产品走出了大山。
■ 文/本报通讯员 郭一鹏 孙启梦 图/特约摄影 祝家刚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市探索智慧城管新模式 03-24
-
2国内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在宿落成 03-17
-
31-2月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13155户 03-14
-
4宿州市多渠道拓岗位促就业 03-13
-
5
-
6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