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岳之巅
泰山顶上有什么? 这一问未免有些突兀。
有幸登顶泰岳的人,自可回答:有几间小屋,摆卖一些纪念品。中间,环形围栏内立有石碑,刻着“泰山极顶”四个小字,并标高“1545米”。有人辩说,山顶之上,还有山顶。我突然发现,还是玉皇顶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在一边角上,就竖着一块碑,上书“惟天在上”,为清代顺治八年一位钦差御史杨某所题。读此,未免豁然开朗,顿感通达。没有高过天的山,即便雪面高程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也没有高过天的云。乌云上面,仍有太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玉皇顶边上广电通讯铁塔之下,向四围远眺,只见山峦起伏,群峰叠嶂,万千气象,如波似涌,奔来眼底。远处的泰安城,不过一个大点的村落。高楼大厦,则如孩子们搭的积木城堡。
举头向天,天色一空,云游无声。杜甫诗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果真,“凌”此绝顶,一种大境界,大胸怀,顿时铺排,张扬开来。心中的污浊、狭隘、骄傲、怨艾,转瞬间即涤荡净尽。面对造物主的神奇造化,只有敬虔,感恩;“惟天在上”,只有诚实做事,清白做人。
只是,有人怀疑杜甫是否登顶泰山?诗篇名《望岳》而非《登岳》,或可能只是远望,遥望;“会当”作为唐代口语,意为“一定要”。或是自况,更可能是自励,抑或对他人的劝勉。以当时举步维艰的交通条件看,若非如孔子有个师生团队,互相鼓励,提携帮衬,一个人要登顶泰山,怕是也难。在我看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写实主义,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则可能是属理想主义吧。
说实话,我也没有一路爬呀爬呀爬,攀登到泰山之巅。爱人右腿受过伤,不宜劳累,遂选择坐观光缆车上山,直达南天门,然后拾级而上,抵达泰岳之巅。岱宗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惊心动魄。
虽未经历攀登南天门的艰辛,却也在此处饱览了游客奋力向上的“众生相”。南天门作为泰山主要标志之一,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称。从下仰望,颇似云梯倒挂,犬牙交错,异常奇崛。特别是“紧十八”,岩层陡立,倾斜角度有的竟至80度。明朝诗人祁承濮曾称其“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丛穷处见,天向隙中观。重累行如画,孤悬峻若竿。生平饶胜具,此日骨犹寒。”足见其奇危,令人心惊胆战。不能不说,选择徒步登山者皆是英雄好汉。
有人每每上登时,总是先屈下身子,双手交错按压在膝盖,然后奋力向上;有人紧紧抓住身边的绳索,挣扎着,奋力向上;更多的人手拄拐杖,“三条腿”合作,呼号着,奋力向上;也有的你搀我拉,后边人又推着,奋力向上;还有的竟背着孩子,咬牙坚持,走几步停一停,眼神不乏无奈,或者懊悔。
有个男孩终于累得哭出了声,知难想退,身旁母亲则不断鼓励,“男子汉,这点苦都吃不得,将来怎么考大学?”原来,登泰山也是一堂励志课。置身于悬崖绝壁之中,每上升一级台阶,都是对体力极限的考验,对意志、毅力的挑战。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怀揣着一颗敬天朝圣登顶揽胜的赤诚初心,才会不畏千难万险,一意奋力登攀。那一张张涨红的脸,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姿,无不让人心生敬意。
登山如此,人生也无例外,“从善如登”:只要一心向善,见贤思齐,就能积小善为大善,一步步到达人生道德的高处。
■ 刘效仁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委常委会研究经济运行专题会议召开 02-26
-
2
-
3宿州市精准帮扶提升就业创业效力 02-25
-
4宿州市获1754万元省级水利补助资金 02-25
-
5宿州市去年确认见义勇为行为15件21人 02-19
-
62024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