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关注  > 正文

吃今天的苦,为明天的戏

2025-02-03 11:49来源:拂晓新闻网作者:马竞

“咚咚咚锵,咚咚咚锵……”日前,宿州市坠子戏剧团的排练室里锣鼓齐鸣、氛围欢快,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花鼓灯舞蹈。

走圆场、找站位、舞扇子、翻跟头……踩着鼓点,演员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娴熟,一遍排练下来,大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虽然是排练,但我们都像正式演出一样对待。”宿州市坠子戏剧团演员、编导王春影对记者说,为了让节目有更好的演出效果,他们一遍一遍地练走场、抠动作,有时候一个唱腔、一个动作要练上几百次。

“男演员的精气神再足一些”“女演员要看到男演员的队伍排整齐了再上场”“眼睛再睁大一些,笑容再饱满一些”“压轴的动作要做到位”……在休息的间隙,演员们就之前的排练情况进行总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增强节目的演出效果献计出力。

17岁的卢娟娟是剧团里最小的演员。虽然年龄不大,但练功却非常努力,每天早早地来到练功室,趁着节目排练还没开始,先练基本功。“吃今天的苦,为明天的戏。我来剧团的时间短,只有通过刻苦练习,才能让自己的动作更规范,表演时的技巧和细节拿捏得更准。”卢娟娟对记者说,虽然外面寒冷,但练功房里却暖意融融,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每天都有进步,是最幸福的事情。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年的数九寒冬,都是我们排练热情最高涨的时候。我们编排了系列具有皖北特色的文艺节目陆续演出,精心为全市广大群众打造文化大餐,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王春影告诉记者,春节前后,他们总共要开展十余场演出。对于演员们来说,每一场演出都是一场考验,只有平时认真对待、反复练习,才能在舞台上胸有成竹、临场不惧。

坠子戏是我省稀有的地方戏剧种,因“大坠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宿州市坠子戏剧团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心排练了《窦娥冤》《李白醉酒》《小包公》等坠子戏优秀传统剧目,编排创作的《公主求情》《爱在梨花湾》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折子戏孵化项目。

“只有创作、编排更多的优秀作品在舞台上演出,才能更多地将坠子戏的独特魅力展现给观众,让大家了解坠子戏、喜欢坠子戏、学唱坠子戏,更好地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宿州市坠子戏剧团团长、坠子戏非遗传承人李琳杰对记者说。

文\记者 马竞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