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回家——最好的年味
甲辰龙年进入尾声,乙巳蛇年悄悄来临。
回家过年的人们,或已踏上归途,或正在准备年货等待“年”的到来。期盼子女回家的父母、归心似箭的游子、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阖家团聚的渴望是人们对年味最好的诠释。
回家的路,从一路周转到欢喜一程
1月23日一大早,家住宿州经开区的胡女士一家四口,带着满满一后备箱的年货,准备回萧县马井镇老家。胡女士说,他们夫妻俩老家都在萧县马井镇,“虽说这些东西在哪里都能买到,但大包小包的,感觉更有年味。”
胡女士介绍,十来年前说啥都不会拎这么多东西回家。“那时候没有私家车,回家要先坐公交车到宿州汽车站,而后坐大巴车到萧县车站,再转车到马井镇,下车后等家人骑车来接。100公里的路程要几经周折,赶巧了3个小时能到,赶不巧的话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夫妻俩带着孩子特别不便,所以回家过年基本上什么都不带。直到2016年二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胡女士和丈夫商量买了一辆小汽车。从此,过年回家时,把能买的东西提前买好,一家人欢声笑语把家还。
回家过年,是传统更是返乡人的归心似箭
1月23日下午5时28分,在高铁宿州东站,G1212次列车缓缓停靠3号站台。待车门打开,早已等在门口的李先生便第一个拎着行李箱下车,直奔出站口。此时,妻子正带着一双儿女在出站口等待。距离闸机还有二三十米时,5岁的女儿已经看见了他,兴奋得手舞足蹈。
李先生从事建筑行业,结婚以后辗转于上海、合肥、青岛、长春等地工作,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李先生说,公司年会日期确定后,他就订好了次日一早回家的车票。
从长春过来,路途遥远,看着李先生的小小行李箱,记者忍不住问:“没给家人带点礼物吗?”李先生听后哈哈一笑说,一个多月前,他就给家人准备好了礼物,然后快递到家。“现在快递太方便了,无论干货还是生鲜,都可以邮寄。这段时间,已经陆陆续续发了十几个快递回家。”李先生感慨地说,虽然随身的行李箱小了,但是思念的心情满满的。
错峰回家,是对岗位的坚守,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在浙江省宁波舟山港集团镇海港埠公司务工的朱现和妻子都是萧县人。2003年,朱现只身一人去宁波打工,次年把妻子和孩子接到宁波。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们在宁波买了房子和车,二宝也在宁波出生。由于码头岗位的特殊性,他们的工作是三班倒,虽然辛苦,但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也其乐融融。
朱现说,除夕和大年初一、初二,他和妻子都要上班。不过,两人已经向公司提前申请,从初三开始休假,开车回老家过年。“虽然宁波也是家,但一到过年还是喜欢老家的年味。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说上一年的收获,聊聊新一年的打算,再听听家里长辈们的嘱咐,觉得特别温暖和踏实。”
团圆饭,中国年。无论走到哪里,回家过年,才是我们最期待、最好的年味!■记者 孟雪芹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2025年宿州市企业家沙龙暨新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 01-25
-
2宿州市稳步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01-24
-
3
-
4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01-13
-
5杨军参加灵璧县代表团审议 01-13
-
6王启荣参加埇桥区和萧县代表团审议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