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当作水果卖
在徐州都市圈内,埇桥区包庄萝卜的知名度超过了褚兰镇,以致消费者只知包庄萝卜,却不知有个褚兰镇,更别说有口皆碑的包庄萝卜就产自褚兰镇了。
我第一次听说包庄萝卜的大名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一位姓包的外乡干部拉了一车包庄萝卜到我所在的镇政府售卖,自诩是没上化肥没打农药的“水果萝卜”。没想到大家品尝后不到十分钟就把一车萝卜抢得一个不剩,考虑到哄抢者对窝子划拳——没插外手,镇领导顺水推舟直接买了单。之所以会被哄抢,是因为包庄萝卜实在太好吃,让人欲罢不能。
再次吃到包庄萝卜是2024年冬至前一天,我有幸到褚兰镇包庄村采风。褚兰镇政府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看着我们走进大棚,负责大棚的年轻人便自豪地说:“俺包庄村的萝卜全是‘水果萝卜’,又青又脆,香甜爽口,不仅中国人爱吃,外国人也爱吃,每年在上海、杭州等农展会上都是抢手货。”
从年轻人的介绍中得知,这片大棚共有一百多亩,是包庄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约经营,实行统一育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和销售的“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探索。褚兰镇地处黄泛区,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了包庄村特有的夜潮沙土质,尤其适合种植优质萝卜。随着近年来种植水平的提高,棚下萝卜不仅水分充足,而且温度和光照条件更好,长出来的萝卜更加皮薄肉青,甜脆爽口,百说不如一尝。我随便拔出一棵萝卜,用水洗净后连皮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与众不同,那种脆是与酥俱来的,那种甜是伴着清新的,解渴不说,关键是爽口,唇齿留香。看我吃得如此投入,年轻人越说越来劲儿:“包庄萝卜之所以出类拔萃,关键是主打一个‘甜’字,以‘甜’闯天下,赢口碑。不仅萝卜甜,就连萝卜缨子也是甜的。”我开始不信,待我掐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还真有一丝甜意,怪不得包庄人说包庄萝卜浑身都是宝!
午餐太丰富了。清一色的萝卜宴:凉拌萝卜丝、清炒萝卜缨、红烧切萝卜皮以及传统的红萝卜烧鸡、白萝卜炖排骨汤等等。真像赵丽蓉的小品台词:“这就是萝卜开会。”包庄萝卜富含维A、维C、维E和B类维生素,有清热化痰、消食通便、理气开胃的功效,在整个黄淮海地区享有盛誉,人称“徐州一大怪,包庄的萝卜当成水果卖”。前天到宿城的街上溜达,果真看到了水果店门口“包庄水果萝卜已到货”电子广告牌,可见包庄萝卜在宿州也是抢手货。当然,宿州埇桥是“水果萝卜”的故乡,除了包庄萝卜,还有高滩萝卜、九里萝卜、西二铺萝卜、杨庄萝卜等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消费市场。民间早有“萧县葡萄砀山梨,不如埇桥萝卜皮”的童谣,虽有厚此薄彼之嫌,却也彰显了“水果萝卜”的口碑。
包庄萝卜有着300余年的历史。公元1670年,包公60世族人包光宗,因生活所迫,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看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又是夜潮沙土,且水质清冽甘甜,十分适合优质萝卜的种植,便落户于此。几百年来生生不息,从而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包庄村。全村人都以包公后代为荣,他们忠厚传家,世代耕读,尤擅精耕细作,以种植萝卜为主。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并培育出了“大红袍”和“弯腰青”等优质萝卜新品种。各种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双赢瓜菜专业合作社”和“心连心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萝卜超过300公顷,其注册的“褚兰”和“包佳”商标已在消费者心中扎下根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庄人新培育的“大红袍”和“弯腰青”等萝卜品种经过不断改良,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优质特性,而且更加肉青汁多,更加脆甜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在镇、村干部主动站台下,“包庄萝卜放心吃”“包庄萝卜不愁卖”已深入人心,并享誉苏鲁豫皖毗邻地区。通过微商平台的加持,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日益成熟。包庄萝卜在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品质也在逐年提高,从而促进和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的就业与增收,富了一方百姓。
“萝卜当成水果卖”的成功实践,正是埇桥区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
□汪云海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王启荣接待信访群众 01-10
-
2王启荣接待信访群众 01-10
-
3履职尽责结硕果 实干笃行启新篇 01-09
-
4
-
52025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召开 01-03
-
6宿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稳中有进成效明显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