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爱情
我喜欢吃烤红薯,这么多年,跟一个烤红薯的乡下女人成了朋友。女人待人很热情,又喜欢说话。每见我经过,她便大声招呼:“来,我挑好的给你备着呢!”
有时候我并没打算吃红薯,听了这话,不忍心冷落人家好意,就“嚯”的一下又跳下了车子。
女人把备好的两份红薯给我看,说:“这个是给你的,这个是给俺家苗苗的。”苗苗,是她女儿,刚上初中二年级。她跟丈夫,特别看重孩子的教育,为这,他们一家从小山村搬到城里,费劲巴拉将女儿塞进了县直中学。夫妻两个,一人一个摊儿,都烤红薯。
我有时候闲了,就在旁边停留一会儿,专门看她做买卖。人的心灵手巧,在旁观者看来也是一种享受。她手不停嘴也不闲着。没有人跟她对话了,她就把我当听众:“你说这男人,就是心肠硬。我刚来时,人生地不熟,想黏着你大哥。不论挣钱多少,两口子在一块儿照应着,多舒心。他不肯呀,又买了辆旧三轮,把这一摊给我自己做。”
我答:“他这也是为了扩大经营吧?”
她一笑:“是啊,多挣两个呗!孩子上学,家里花销,老家还有仨老人要养。”
她的摊子在城西,男人摊子在城东。她说:“我们上班的号子,就是你大哥一句唱‘出车啦,挣钱啦,挣钱给俺老婆花’!也不知这钱给我花了几个?”她大笑着,哈哈哈的,很畅快。
我看看她,旧棉衣,旧绒帽,一副红脸膛,前刘海儿倒是服服帖帖,眼睛也算秀气。
我被那“下雨啦,天晴啦”的熟悉曲调逗笑了。
每天,夫妻两个推着各自的车,一前一后出门,在岔道口分手,一个东,一个西。经常是女人在后面,看男人弓着腰,奋力轻巧地离去。女人背转身往西,边走边伤感,又是一天!她和他,一在街头,一在街尾,彼此相望不相见。
她也给我讲他俩的“桃色”故事。她说,有天买卖好,等把烤熟的红薯全卖出去,都晚上九点了。经过那条黑咕咚的小巷子时,她摸摸兜子里鼓囊囊的钱包,心里打起了鼓。
她笑了笑:其实,都是些碎钱,可当时,吓坏我了。你猜怎么着?
我瞪大眼睛。怎么了?
她顿一下:忽然我听见“咯噔噔”的车轱辘声!呵,那不是你大哥吗?他那车,车毂都变形了!“咯噔咯噔”,我每天都是在这声音里,看着他远去的。我感觉那个委屈啊,跟个孩子一样,丢开我的车,爬上他的三轮就不下来了。
女人脸上泛出一点羞赧,“你大哥没办法,找个绳子把我的车拴在他的车后面,拖着,一步一歇地蹬回家。他边走边回头笑骂我:你个懒女人,要把你男人累死吗?”
女人嘻嘻笑说:你看,两口子在一块儿,苦日子也不苦了。
我说:有爱情在,多苦的日子,都会变甜的。
她说:爱情?像我们这些人哪有资格说爱情?没有的。要是有的话,我看也就是搭伴过日子。好歹,我们天天能见着个面,那些不在一起的,心里会有多苦,连个诉苦的人也摸不到!
我说,你看,你这就是最醇的爱情。
细想,也是的,夫妻搭伴儿过活,日子里,免不了烟火世俗,横眉冷对,吵架,拌嘴,动老拳摔东西,挠脸子揪头发,但谁能肯定其中没爱情?爱情这东西,从来不卑微,只是,它是憧憬也是困境。它飞过千山万水,最终会降落。降落的地方就是:一日三餐,吵架和解,容忍或不容忍,你我陪伴着过生活。
□米丽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王启荣接待信访群众 01-10
-
2王启荣接待信访群众 01-10
-
3履职尽责结硕果 实干笃行启新篇 01-09
-
4
-
52025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召开 01-03
-
6宿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稳中有进成效明显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