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综合  > 灵璧  > 正文

“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活力”

2024-12-31 17:1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近年来,灵璧县紧紧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积极探索“百姓评理说事点”“邻里议事亭”“小张说事”等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构建“活动参与+积分管理+积分兑换”乡村治理机制,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切实以“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活力”。

谋划在先 强化组织领导抓推进

党建引领,高位推动有力度。结合灵璧实际,印发《灵璧县城乡基层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实施方案》,创新“三级联动、干群联动”工作模式,县级专职抓、常督导,全程跟进指导;镇级组建专班,细化分解,责任压实到人到岗;村级成立工作组、评议组、监督组,建立积分管理台账,推动积分管理清单化、规范化、透明化。

党员先行,示范带动有温度。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就近建立“积分超市”“和美超市”“信用超市”,围绕村(社区)事务工作重点和乡村治理“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鼓励党员先行先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摸得着”的实惠吸引群众,以“看得见”的实效回应群众,不断扩大积分推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灵璧县已在19个镇57个村有序实施,线上线下可兑换物品100余种,超过1500名党员和1万名群众参与积分兑换。

项目带动,基层治理有深度。因地制宜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服务项目,以群众的“需求导向”确定项目的“选题方向”,通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赋分、群众齐参与得分、实现治理效果兑分,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318个,其中灵璧县“护苗行动”防拐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安徽省第七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目标导向 细化工作举措促落实

顶层设计,抓重点明细则。聚焦乡村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信用+积分”运用机制,在赋分量化规范群众日常行为的同时,争取在农村移风易俗、婚俗改革等方面提高加分权重。

因地制宜,定标准树规范。指导各镇结合镇村特色、文化底蕴、发展实际等增减积分项目,通过村(社区)“两委”班子精心谋划、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汇聚民心、尊重民意,制定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积分方案。坚持动态调整、梯度递减的方式,对同一类事项,根据完成情况给予相应分值,对纳入阶段性的重难点工作,及时做好优化调整,确保措施实、目标清、方向明。

精准发力,激活力同治理。积极运用“皖事通”党建引领信用村小程序,打造“线上+线下”的积分管理体系,引导村(居)民通过“皖事通”平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线上学习等获得积分,村管理员通过村级账号进行评议和监督赋分,定期“晾晒”积分情况,有效发挥“积分制”治理效用。确保积分兑换全过程有标尺可量、有标杆可比、有经验可学。

融合互促 深化成果运用见实效

选树典型,推进落实双奖励。充分运用“物质+精神”双奖励机制,将积分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紧密挂钩公共服务,目前,灵璧县积分结果可运用于医疗、农资、文旅、公交等20类132个场景。同时,将村(居)民积分与“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结果,一并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后备人选、参军、入党积极分子等方面推荐人选的参考依据,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金融助力,推动产业快发展。探索推行“信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实行金融服务优先、贷款利率优惠、授信额度提升等差异化信贷政策,先后开发“金农农e贷”“振兴快贷”等10余种低息特色助农贷款产品。统筹各类涉农人才资源,帮助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不断壮大“粮、蔬、果、牛、菌、油”等特色产业。目前,灵璧县组建了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体,吸纳各类涉农人才83人,先后开展“五送”活动1900余次、解决产业技术难题1200余个。

学习发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创新打造群众议事和社会治理载体,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不断提升问题化解率、群众满意度,加快形成基层治理“灵璧模式”。

■ 见习记者 吴智伟 通讯员 李 凤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