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政协: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做好政协履职“大文章”
近年来,埇桥区政协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以“微协商”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做好政协履职“大文章”。
搭建“微协商”平台,夯实阵地建设。为打通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埇桥区政协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严格落实“五个一”“四个有”和“十有”标准,指导40个镇、街道、园区全部建成政协委员联络组,成立38个委员工作室(其中界别委员工作室10个),为“微协商”活动提供坚实阵地保障。选优配强政协委员联络组组长,配备政协工作联络员,专门负责政协委员联络组工作,充实基层协商力量,将党委支持政协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为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完善“微协商”机制,优化协商流程。精选协商议题,聚焦改革发展大事、党政中心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通过请党政点题、由委员荐题、与部门商题、向社会征题等多种方式做好协商选题工作。优化协商主体,根据不同的协商议题,组建精干高效的调研队伍,建立由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党政一线工作人员参与的专业调研队伍,增强协商广泛性、代表性。丰富协商形式,把调查研究作为“微协商”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座谈交流、随机走访等方式,掌握实际情况,广摸实情、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在求实中完善建议、在共商中集思广益。健全协商机制,结合政协工作特点和埇桥区实际,先后研究制定《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工作考核办法》《关于提升“有事‘埇’商量,共建连心‘桥’”协商品牌质量实施方案》《埇桥区政协“微协商”活动实施办法》等,对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等作出具体要求,为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发挥“微协商”作用,擦亮协商品牌。加强与党政部门沟通协调,对事关全区中心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问题,及时采取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向区委、区政府反映。完善“微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通过组织考察、调研、座谈等方式,开展全过程民主监督,跟进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强化跟踪问效,形成工作闭环,做到“协”有成果、“商”出成效。截至目前,已开展“微协商”活动449次,前期调研时发现的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物业管理等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90%得到有效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持续打造“有事‘埇’商量,共建连心‘桥’”协商品牌,依托“埇桥区政协”智慧政协履职平台,创新性开设线上“民生实事”栏目,进一步拓宽了委员履职渠道,开启了以信息化助力协商议政的工作新模式。栏目自运行以来,共收到民生实事热点问题及微建议等150余条,已办结147条。
下一步,埇桥区政协将继续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探索更加贴近群众的“微协商”方式,真正把“微协商”成果落到实处、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为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供新的有效切入点和实现路径。■ 记者 沈前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生命相“髓” 为爱加“宿” 12-27
-
2
-
3宿州“惠民菜篮子” 今年让利逾百万元 12-27
-
4“智慧城市”托起美好生活 12-24
-
51-11月全市进出口总值58.5亿元 12-24
-
6王启荣调研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工作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