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智汇宿马” 加速汇聚发展活力
■ 记者 沈前程
记者: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请结合园区工作,简要谈谈您的理解。
张中鑫:科技创新是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引领发展。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作为科技、人才、创新集聚区,近年来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压紧压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着力优化“智汇宿马”人才引进培育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工作“一盘棋”合力,细化助企引才措施,聚焦“双招双引”,深入实施“产业、项目、科技、人才”四位一体协同招引举措,聚焦“政校企”高效能转化,搭平台、出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皖创环保、新熙盟生物科技、笃舜智能装备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6家。
记者:请问园区在人才“引育留”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中鑫:一是搭建优质平台,编织引才摇篮。汇聚发展活力,以赛“聚”才,继续举办“相约宿马”创新创业大赛,吸引苏鲁豫皖等地优秀青年以及涵盖商工、现代农业等领域优秀项目参赛,搭建优质创业资源、优秀创业项目投融对接平台。聚焦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举办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宿马晋级赛、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构建高校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需求对接平台。
引导企业细分产业发展赛道,与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提供支撑。引进人力资源公司,托管运营人力资源交易市场平台,按照“分领域、小规模、高频次”总体部署,丰富直播带岗、“周三招聘日”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服务渠道。
二是为企量体裁衣,精准育才对接。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引产,加大校地企融合力度,深化供需精准对接。帮扶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和就业合作基地,指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创设“宿马班”,鼓励企业以委培、协议、顶岗等方式储备人才,拓宽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双向奔赴”发展新路径。实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分产业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考评,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助力企业强大人才动力支持。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留用热土。对园区企业人才及人才团队情况进行摸底,不断更新完善人才信息库,精准做好人才服务管理。加快推进浙大一院宿州分院、宿马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完善教育、医疗、休闲等功能配套,做好园区“硬环境”建设。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居补贴、科技成果配套奖励、创新团队建设支持等措施,切实办好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实事,全力打造亲商敬才“软环境”,全方位做好人才招引后续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待遇引人、事业稳人、感情留人”。
下一步,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引才、育才、留才”三点出发,建机制、搭平台、优环境、强服务,努力实现人才总量、质量“双提升”,聚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暨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推进会议召开 12-14
-
2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本月底全部完成 11-28
-
31—10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9.7% 11-28
-
4增强“含智量” 提升“含金量” 11-27
-
5宿州市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1-26
-
6从沉寂到火爆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