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
“积分超市里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丰富,而且都很实用。我这次兑换了一块香皂和一瓶洗发水,没花一分钱!”近日,泗县山头镇潼城村村民张亚高兴地说。
走进潼城村的“和美积分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牙膏、洗洁精、毛巾、抽纸等各类生活用品。村民们正在用自己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心仪的物品。
“积分超市”自运行以来,极大地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推动乡村善治,关键在于调动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泗县山头镇潼城村党总支书记董宏见介绍,以前村民只关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乡村治理长期缺乏抓手,不少村务活动开展不顺畅,让基层干部头疼不已。
为了改变现状,潼城村结合村规民约和本村实际情况,按照群众意愿科学制订积分细则、兑换规则,以户为单位建立村民日常行为量化积分指标档案,每季度由村委会成员组织评分审核,累计村民积分,按期公布村民量化积分结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各项行动。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加100分;与邻里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加100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加200分……在该村的评分细则上,移风易俗、邻里和睦、参加志愿服务等被赋予不同的分值。一项项详细的积分兑换规则,激发出村民们践行乡村文明、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村“两委”定期开展各类评选活动,选树“五好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婆媳”等模范典型,群众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
“如今,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邻里关系更加融洽,这些变化都与‘积分制’息息相关。”董宏见表示,“文明积分”带动村风、民风、家风有效提升,引导更多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和美乡村看得见又摸得着,文明乡风可感更可及。
潼城村的变化是泗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新举措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把“积分超市”建设作为推动乡风文明行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基层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群众由“站着看”变“抢着干”,极大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意识,群众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通讯员 王宝林 钟子怡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12-10
-
2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本月底全部完成 11-28
-
31—10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9.7% 11-28
-
4增强“含智量” 提升“含金量” 11-27
-
5宿州市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1-26
-
6从沉寂到火爆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