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综合  > 萧县  > 正文

胡萝卜地里来了“大明星”

2024-12-02 08:47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彭序

“这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胡萝卜无人收获机。”11月30日下午,在萧县孙圩子镇胡萝卜种植基地,一台身穿“绿衣”“手臂”修长的无人收获机,引来不少种植大户围观、拍照。

虽然初来乍到,但这台机器可让大家开了眼。随着一阵轰隆声,无人收获机按照预设路线自动行驶,先用铁齿轻松咬住胡萝卜缨,拔出整棵胡萝卜,再运送到自动分离器中切缨。最后,处理好的胡萝卜顺着履带滑到机器的右侧田垄上……一系列作业流程精准而高效。

无人机一垄垄拔胡萝卜,种植大户们则跟在一旁认真听取介绍,并不停用手机拍摄记录。“种胡萝卜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用无人机收获,‘科技范’十足。”萧县逸飞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婷婷感叹道,“以往采收胡萝卜又累又脏,起拔、切缨等都需要人工,3个工人一天最多能收一亩地。这台机器作业后,工人只需要把胡萝卜装袋就行,人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了。”

机械化采收胡萝卜,到底有多快,效率有多高呢?“正常作业状态下,这台机械每天可采收150吨左右,采收合格率达98%以上,预计每亩地可节省人工成本200元左右。”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华瑞对记者说,这台胡萝卜无人收获机攻克了高效扶缨技术,以及双幅振式挖掘松土、柔性夹拔起秧、精准对齐切割、一体化数控、遥控式控制等5大核心技术,采用无舱、自走高地隙履带式底盘设计,整机主要由自动限深、振动挖掘、对齐切缨和柔性输送分离等新型作业组件构成,可一次收获两行,且采收质量比较稳定。

“在我市胡萝卜生产各个环节,唯独采收环节尚未实现机械化,这个‘堵点’‘痛点’制约了生产全链条的机械化。”国家大宗蔬菜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怀富告诉记者,这台无人收获机的到来,对农户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节本增效,也让萧县胡萝卜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将有效降低成本,解决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加速蔬菜产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台器械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抢收。”胡萝卜种植大户刘香连表示,以往遇到特殊天气需要抢收胡萝卜,经常出现无法请到工人的情况,造成很大损失,而机械作业则能很好地规避风险。

站在田垄上,吴华瑞顺手从地里捡起几个胡萝卜,仔细察看机械作业对胡萝卜有无损伤。“通过今天的试验示范,我还听到不少种植大户的好建议,等回去后再适当改进,预计明年可以投入量产、全面推广。”吴华瑞表示。■记者 彭序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