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情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出自《诗经》中的《蒹葭》诗,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也常被后人引用。他借蒹葭而托物寓兴,描述了对意中人的爱慕和求之未得的惆怅。这是古代青年对“蒹葭”的一往情深。
蒹葭即生长期的芦苇,那是青茎绿叶、蓬勃向上的;从秋到冬芦苇顶尖上秀出的穗逐渐变白,似白头翁。家乡人叫芦苇为苇子,叫芦苇上的穗子为芦缨。芦缨飘白絮预示着苇子成熟,完成了一年中生命阳光的转换,静待人们收割,去承担新的使命。
我与芦苇的一往情深,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那时家乡的沟河汪塘,多半长有芦苇。早春二月,沟河汪塘边靠水的土壤最先拱出地面的是芦芽。这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把它当成了竹笋,各掰下一根放在嘴里嚼,别有一股香甜的滋味。春暖花开的时节,芦苇渐渐长高、长密,放眼望去,蓊郁一片,微风吹来,沙沙作响。此时,苇林成了鸟儿们的喜乐园,它们在这里谈天说地,谈情说爱,构筑爱巢,繁衍后代。有一种家乡人叫作苇咪子的小鸟最可人,它小家碧玉,灵巧轻盈,飞起来成群结队,叫起来婉转动听。我们经常静听它的歌声,看它飞来飞去。
夏季的雨一场挨一场,芦苇也就“蹭蹭蹭”往上窜。有人说,这时在芦苇旁能听到它拔节生长“咔吧咔吧”的声响。水灌沟河汪塘,芦苇之下,青蛙有了自己的天地,它们的叫声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有人说是在求爱,谁的歌声好听,就能得到新娘或如意郎君。蛙的繁殖能力强,是古代不少民族部落崇拜的图腾。家乡人除爱它除虫护庄稼,也拜它祈求多子多福。当然在这些苇林水中,还长有小鱼小虾小蟹和泥鳅黄鳝等,我和小伙伴们捉到后带回家,让家长做成美味佳肴了。
每逢端午节,我们便按老人的嘱咐到芦林打来芦叶,用青青的苇叶为全家人包粽子。吃着煮熟后的粽子,感到那糯米、红枣和苇叶真是天然的绝配。此后,老人在家蒸馍,都要让我去打几把苇叶来,用苇叶垫在笼篦上面,在馍中间一格格插上苇叶,馍蒸熟后一不粘锅,二不相连,所以那时农家的馍多带有残留的苇叶。
苇茎中空,割下后用铁丝贯穿,可上下通气。我和小伙伴们看过电影《渡江侦察记》后,在河塘游泳洗澡时,也就嘴里含一截贯通的苇茎,头埋在水下,边游边打闹嬉戏。有人看到苇管前行,有意按住上面的小孔,直呛得水下的人不得不冒出水面。
夏去秋来,苇叶逐渐变黄,苇秆顶部的穗子也泛起了一撮撮白毛,成为芦缨。在那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芦缨在家乡农家人那里有大用场,最常用的是巧手编出“毛weng”,也叫“毛窝子”,可用来一家老小冬季的捂脚取暖,外出不怕蹅雪蹅泥,也可到集市上去卖,挣点零钱补贴家用。
冬季来临,收割芦苇,我们便和生产队的大人们一起拉着平板车,手拿镰刀,奔赴苇林。大人们把收割的芦苇一捆捆抱上来,我们在苇顶尖上再剪下残留的芦缨。在摊好的芦苇秆上翻腾打闹,十分快活。大人们看到既不训斥,更不打骂,只是吸着旱烟袋,发出滋滋的笑声。
芦苇收割后拉回生产队的场上,队里的能工巧匠便大显身手。有的编成席子,有的编成生产队仓库存粮的折子,有的编成盛东西的篓子。那时农家青年办喜事娶媳妇,喜床上总要铺上一张用苇篾子打成的席子。讲究的,席子的四角还要编上红高粱秆外的红皮,以示喜庆。能在四角编上红“囍”的,那就要多费一番功夫,一般篾匠拿不下来。家乡人原来盖房子,上梁架木后,多用芦苇扎的把子盖上第一层,待一排排扎紧后,再苫盖上麦草、茅草或山红草,家境宽裕点的,也有用瓦片的。芦苇从头到脚浑身是宝,芦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生津、除烦躁、止呕、利尿等功效。
芦苇给我的少年时代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年后有几件事更令我久久难忘。那是读了红色故事,听了革命现代戏以后:河北白洋淀雁翎队划着小船出没芦苇荡打鬼子的故事;离我家乡不远的微山湖,当年铁道游击队在湖中芦苇荡里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晕头转向的故事;改编自《芦荡火种》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新四军十八名伤病员来到沙家浜养伤,郭建光一出场亮相后就唱道:“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但在《芦荡火种》中的原词是:“芦花白,稻花黄,绿柳成行……”《沙家浜》词改的自有他的道理,但我总觉得还是原来的好,他把颜色对比写得那样鲜明,有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样的文学韵味。
当下家乡的芦苇虽然比以前少了,可它们还在讲述着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故事,依然令人一往情深。
■ 张炳辉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增强“含智量” 提升“含金量” 11-27
-
2宿州市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1-26
-
3从沉寂到火爆 11-25
-
4乘势而上 “新”潮澎湃 11-22
-
5宿州市2人荣获“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称号 11-22
-
69万余套棚改安置房助民“安居”“优居”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