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变现”赋能百业兴旺
“纳税信用转换成了贷款信用,‘信用变现’为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日前,安徽润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成福凭借“纳税信用绿卡”,拿到了1000万元“税融通”贷款。
2024年以来,按照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署要求,市税务部门积极建立现代化纳税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纳税信用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擦亮诚信品牌,助力百业兴旺。
润达纺织是砀山县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大型纺织企业。由于重视企业信用建设,该公司连续8年被评定为A级纳税人,并于2022年获得“纳税信用绿卡”电子证照。今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遇到资金难题,税务人员及时上门宣传纳税信用政策,辅导企业申请“税融通”贷款。“在‘纳税信用绿卡’的资金支持下,截至7月底,我们实现销售收入6600万元,预计2024年销售总收入可超1.4亿元。”张成福说。
市税务局基于纳税人日常涉税行为,秉承标准统一、分级分类、动态调整原则,结合人民法院等部门信用信息,对全市64103户纳税人开展评价,共评出A级企业6469户、B级企业26633户、M级企业24070户、C级企业697户、D级企业6234户。
对信用级别较高的A、B级纳税人,税务部门在“一对一”包保服务、调增发票用量、开通绿色通道办理业务、“税融通”贷款等方面给予激励。2024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2024户A级、B级、M级纳税人解决融资难题,帮助其获得“税融通”贷款9.73亿元,增加企业现金流,为发展储备能量。对信用级别较低的D级纳税人在留抵退税办理、发票领用等方面予以限制,加大监督检查频次等,以示惩戒。
市税务部门将纳税信用修复作为建立健全税务领域失信主体自我纠错机制的重要内容,有效引导经营主体及时纠正其细微的涉税违规事项,强化企业信用观念。同时,围绕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与管理提示机制,深入开展信用知识入园入企入商会活动,有针对性地讲解信用评级扣分点和疏忽点;对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开设信用建设课程,增强其后续执法技能;持续开展“依法诚信纳税”主题宣传,创建安徽省首家税收法治主题公园,增强群众税收法治观念。纳税信用修复机制不仅为企业的纳税信用评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信用资本,助力企业稳健前行,在税务合规的道路上越走越宽。2024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辅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完成信用修复23254户。
持有“纳税信用绿卡”享红利。市税务局联合市信用办等25部门,共同开展“纳税信用绿卡”工作,为诚信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授信、项目申报、执法服务、荣誉评选等49项激励措施,将“纳税信用绿卡”激励机制纳入安徽自贸试验区宿州联动创新区、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若干措施等工作的重点内容,推动“纳税信用绿卡”工作落地显效。积极协调地方金融管理局,采取走访约谈、一线宣传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对激励主体放开“税融通”额度5倍上限限制,给予信贷优惠政策。■ 通讯员 张辉 宿芮茵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在泗县灵璧县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1-15
-
2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暨“5512”产业发展推进会召开 11-12
-
3积极进取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宿州篇章 11-11
-
4前三季度宿州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3亿元 11-06
-
5前三季度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28409人 11-05
-
6宿州:前三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强劲增长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