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韩国专家金昭珍宿州“制砖”十八年

2024-11-14 09:50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陈成光 李航

【人物名片】金昭珍,1963年3月出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庆南大学窑业工学系,国际耐火材料专家,现任安徽省萧县华龙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是宿州市首位取得“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在宿州工作近18年,金昭珍先后获得宿州市“工业十大杰出人才”(高技能类)、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安徽省名师带高徒带头人、安徽省黄山友谊奖等多项荣誉。

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萧县华龙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在智能车间,只见自动化智能控制机械臂正有序忙碌着。“我们的耐火砖远销埃及、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公司总经理金昭珍自豪地对记者说。

今年61岁的金昭珍,已在萧县工作了近18年。这些年来,金昭珍带领公司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公司由传统的耐火砖生产企业逐步成长为宿州市新材料领域代表企业之一。

“三顾茅庐”

华龙请来韩国人

2000年,37岁的金昭珍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来到了辽宁。

在辽宁工作期间,金昭珍偶然结识了萧县华龙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李祥慈。两人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5年,金昭珍被调至青岛工作。“在青岛,董事长曾三次找到我,想寻求合作。”金昭珍告诉记者,一开始他并没有打算到萧县,但李祥慈的执着与真诚,最终打动了他。

“那我先去看看吧。”李祥慈的“三顾茅庐”,让金昭珍“服软”了。

“当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急需专业人才扭转局面,金昭珍作为耐火材料行业的顶尖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李祥慈说。

“第一次来到华龙耐火公司是在2006年。”金昭珍说,“啥都没有”是他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当时公司生产设备在行业内也是比较落后的,规章制度也不太完善。”

面对优秀人才,李祥慈“如饥似渴”。“在我离开萧县后,董事长带着企业材料又专门跑来青岛,向我再一次表达了合作意图。”金昭珍说,那一天,他和李祥慈促膝长谈了3个小时,从公司现状到亏损原因,从产品升级到企业改革,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2007年1月,金昭珍正式入职安徽省萧县华龙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

火炼“金砖”

入职打响“第一枪”

进入华龙耐火公司,金昭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进制砖技艺。“我们的耐火砖都是专供给钢铁企业炼钢使用的。”金昭珍说,经过在青岛的长谈,他和李祥慈达成了共识——唯有提升耐火砖品质,公司才能“起死回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昭珍首先对工人进行培训。在他看来,决定木桶能盛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是最短的那一块。经过专业培训,“短板”加长了。

3个月后,金昭珍开始“实战”。“设备、技术再好,没有分析能力,公司发展也会受限。”这是金昭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经过多次分析,金昭珍发现,耐火砖作为消耗品,使用次数少是导致公司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华龙砖’在理论上的使用寿命是80炉,但是我们的砖在钢铁冶炼时每60炉就需要进行更换。因此,需要在生产和砌筑工艺上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耐火砖的使用频次。”

“当我在公司大会上宣布我的分析结果时,大家都不以为然。”为此,金昭珍带领团队亲赴湖南为客户砌砖炉。

79炉!81炉!83炉!经过3次实验,耐火砖平均使用寿命达到81炉。金昭珍成功了!耐火砖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三成!客户也发出了感叹:“你们的砖是金子做的吗?质量太棒了!”

在华龙的“第一枪”,金昭珍打得响亮。

拓宽市场

“外来和尚”会念经

金昭珍打响的“第一枪”,让公司上下信心倍增,干劲越来越足。2007年当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

但金昭珍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70%都源自某个大客户的订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大客户有一天不和我们合作了,公司该怎么办?”听到金昭珍这样说,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避免客户单一的方法就是打开市场,而打开市场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金昭珍说。

在设备购买上,金昭珍和同事们发生了分歧。金昭珍强烈要求购买价格500万元、性能较好的设备,而“设备够用就行,没必要花这么一大笔冤枉钱”则是公司大多数人的想法。

“好东西买着贵用着便宜”是金昭珍说服同事们的一个理由,“便宜的设备需要经常维修、更换,这笔钱不比买贵的设备花的钱少。”

为了更加直观地让大家感受不同设备生产出来的耐火砖的销售市场,金昭珍邀请李祥慈等人去外地考察。经过多轮对比,公司最终采纳了金昭珍的建议。

2010年,华龙耐火公司搬至萧县经开区后,对耐火砖液压机进行更新换代。6年后,为适应发展需求,公司上了第二台耐火砖液压机。有了第一台设备的验证,这一次,大家没有任何异议。

“2020年,公司投资3500余万元对个别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目前该产能在省内排名第二。”金昭珍介绍,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利税2275万元,出口创汇230.20万美元。

转换“身份”

从此烙下“宿州印”

“准确地说,到2025年1月1日,我在萧县工作就满18年了。”面对记者,金昭珍言语严谨又透露着些许得意。18年里,金昭珍见证了萧县乃至整个宿州市的飞速发展。经济腾飞,交通便捷,城市焕新……金昭珍已经将宿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2018年前后,金昭珍从报纸和网络上看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外国人纷纷领到“中国绿卡”。“得知外地有申请‘中国绿卡’的先例后,我也向宿州市公安局提出了申请。”金昭珍告诉记者,自从他来萧县工作,每年只有在中秋节和春节才回韩国,完全符合申请“中国绿卡”的条件。

2019年1月15日,金昭珍领到了宿州市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中国绿卡”)。

在萧县,金昭珍不仅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感受到了温暖的力量。“人们都很善良,待人温和,而且年长的人注重保养,身体都很健康。”在他看来,萧县是宜业宜居之地。

“我最喜欢的三样菜是土豆丝、韭菜鸡蛋、麻婆豆腐。”几乎快要成为半个萧县人的金昭珍用略带萧县口音的汉语对本地的美食赞不绝口,“萧县卷面皮很好吃,辣椒很香!”

闲暇时间,金昭珍喜欢跑步、健身。“拥有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享受生活。”金昭珍在朋友圈里曾这样写道:岁月会让皮肤起皱,但是放弃理想却会让灵魂苍老。

关于未来,金昭珍一字一顿地说:“只要企业还需要我,我会一如既往倾力支持。”

记者 陈成光 李航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