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苦”药材 日子“甜”起来
眼下正值牡丹根采收季。日前,在埇桥区蒿沟镇高滩村药材基地,村民们手拿锄头,穿梭在田间地头,熟练地将一棵棵牡丹根从土壤中刨出。“将挖出的牡丹根去筋骨、去根须后,留下的根皮晒干,就是中药材‘丹皮’。”基地负责人张六捧着刚挖出的牡丹根说。
牡丹作为一种名贵花卉,除了极具观赏价值外,它的根皮还可以入药、花瓣可以榨精油。“别看‘丹皮’味苦,但它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张六告诉记者,他种植中药材已有10余年,主要有药用牡丹、白术、白芷、丹参等品种。今年,他在高滩村种植药用牡丹100余亩,每亩能产出2000多斤“丹皮”,预计年收入可以达到150万元左右。
药用牡丹产业除了给张六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外,还为年龄偏大、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过上了“甜日子”。村民吴绍芹就是其中之一。她将自家的土地流转了出去,空闲时间到基地务工,给牡丹花根抽茎,种植追肥、采摘牡丹花,一天可以收入八九十元。据介绍,每逢牡丹除草、浇水、施肥、收获等时期,张六都会召集村民在基地务工,每天用工量10余人。
“接下来,我们计划依托中药材种植,逐步扩大药用牡丹的种植面积,建设‘丹皮’深加工项目,统一生产、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行品牌化打造,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把药用牡丹的价值‘吃干榨尽’,带动更多村民通过‘苦’药材增收致富。”张六说。记者 彭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暨“5512”产业发展推进会召开 11-12
-
3积极进取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宿州篇章 11-11
-
4前三季度宿州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3亿元 11-06
-
5前三季度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28409人 11-05
-
6宿州:前三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强劲增长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