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尽灯花又一宵
晚间,我喜欢泡一杯茶,读书。
泡茶,用的是一个青花瓷盖碗,并非是着意附庸一份风雅,实在是这东西,太适合于陪伴文人读书,消此永夜了。
读书,急不得,是一件慢节奏的活儿。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读书,除获得必要的知识外,更重要的,似乎还在于享受那个读的过程。真情的“阅读”,是一份“消闲”,是因为对书的喜爱,而发自内心的沉溺。所以,泡一杯茶相伴,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一只青花瓷盖碗,白底蓝花,远山出岫般,给人一种襟怀幽远的感觉。茶汤,是淡黄色的,仿佛,柔软盈怀,细语款款;杯面,则水汽清绕,香气氤氲。读得累了,左手持杯,右手拿着杯盖,轻轻一抿,一啜入口,沁人肺腑。此时,书香、茶香缠绵在一起,真是惬意得不得了。一口茶饮过,盖碗高擎,盖碗上的白底蓝花,灼然盈目。“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茶杯在手,你仿佛也在等待一个人,那个人,会在阅读中,缓缓向你走来。阅读,便也因此多了一份欢喜意。
一杯茶,一盏灯,见证和温暖着我的夜读。
读书至夜深,已然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门窗紧闭,室外的所有声音,全被隔绝了;室内,是逼人的静。此时,茶已凉,只有那一盏台灯,还亮着。相信,从远处看,也只是荧荧一点罢了。真个是,肥了黑夜,瘦了灯盏。
多年前,我在大学读书时,教我古典文学的周忠堂老师,曾在课堂上,谈到他的夜读体会,他说:“每当读至夜深人静,读到酣醉时,我就会拉灭灯盏,让书房内变成一片黑暗。我沉浸在书房的黑暗里,我在黑暗中沉思,想着我读过的书,想着书上的那些人和事……那个时侯,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课堂上的周忠堂老师,此时,会闭了眼,一副沉醉的样子……教室内,一片安静。
我夜读至沉酣,不会像周忠堂老师那样,拉灭灯盏;但我会支颐凝视、沉思,凝视着书房的某一个地方,或者,站起身,在书房内徘徊、游走。思绪,却是完全沉浸在所读书的内容之中。为之喜,为之悲;为之痴,为之醉……
仿佛,那一刻,我虽我,却又,我非我。融融然,如庄周梦蝶。
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天,已然豁亮。室内的那盏台灯,光亮,尽失。肖极了古人燃烛、夜阑灯灺的那番情境。时光,就这样,过了一夜,又一夜。生命中,上千个夜晚,也就这样逝去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样的叩问,真真叫人,生一份无奈的凄凉。
纳兰容若有词曰:“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读书,虽不是“弹曲奏乐”,却也好有一比:读古书,不就是在翻阅那凄凉满怀的历史乐曲吗?然,最合我心者,还是“瘦尽灯花又一宵”,是啊,青灯相伴,读书人,该是度过了多少不眠的夜晚?
一宵又一宵,青灯书影里,因了读书人的阅读,文化乃至文明的爝火才得以不息,得以璀璨……
■ 钟读花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传承历史文脉 守望精神家园 11-11
-
2前三季度宿州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3亿元 11-06
-
3前三季度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28409人 11-05
-
4宿州:前三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强劲增长 11-05
-
5前三季度宿州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1-02
-
6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创先争优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