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三资”再“生金” 乡村发展添活力
“这个闲置的帮扶车间我们已经成功租出,现在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5000元,还给村里的乡亲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日前,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静,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镇纪委工作人员说。
此前,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葛集镇纪委在对辖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运营情况进行督查时发现,毛雷庄村帮扶车间因租赁方经营状况不好,导致提前退租、车间闲置。
为尽快解决毛雷庄村帮扶车间闲置问题,该镇纪委督促协助镇党委邀请淮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实地考察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本地实际,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盘活方案。最终经过多方努力,今年7月份,一家公司与毛雷庄村签订租赁合同,为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以来,砀山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突出问题,采取“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模式,对全县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营情况全面摸排清查,严查实纠合同不规范、资产交易不公开、民主决策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问题整改函,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问题。截至目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排查发现问题24个,已督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全部整改完成。
同时,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园区)进一步健全村集体“三资”监管公开及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厘清权责边界、明确程序权限、规范操作流程,推动干部依规履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守住、管好、用好农村‘三资’成为当前一项迫切任务。我们将继续探索农村‘三资’领域监督新方式,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推动闲置‘三资’变‘闲’为宝,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活力。”砀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拂晓报通讯员 王浩博 崔宇婕 赵锦锦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创先争优 11-01
-
3前三季度宿州进出口总值达45.9亿元 10-25
-
4前三季度宿州市规上服务业平稳运行 10-24
-
51-9月宿州市新设各类经营主体6.9万余户 10-18
-
6宿州市28家企业参加广交会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