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堂”里焕发新气象
近日,泗县泗城镇彭铺社区居民吴天龙在家门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宴。宴席设在一辆挂有“文明新风号、流动新风堂”横幅的厢式货车上,车厢内配套设施齐全,热心村民、“乡贤五老”等忙前忙后招呼前来祝贺的宾客,现场气氛喜庆又热闹。
“感谢社区给我提供了这样的场地,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也不用担心天气不好,真方便。”新人吴天龙告诉记者,近年来,“流动新风堂”厢式货车成为村里人置办酒席的不二之选。
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尚,彭铺社区以“重塑社会风气、建设文明乡风”为出发点,于2019年5月正式实施“文明新风号·流动新风堂”文明实践项目,配备12名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村民需要办红白事,“流动新风堂”厢式货车就直接开到家门口,达到了“事主办宴省心、就餐环境放心”的效果。为打消群众顾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在“流动新风堂”内办宴席,起到了示范作用。“流动新风堂”厢式货车的车身及车厢内部还张贴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使用公勺公筷、倡导移风易俗等宣传内容,形式新颖,深入人心。
在“流动新风堂”的运营中,以热心村民、“乡贤五老”和返乡创业大学生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承担食材采购、辅助菜品烹制、传菜上菜、餐具清洗等任务,有的通过快板、大鼓、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既充满仪式感,又做到了宴请有节制,把新风尚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
“我们通过制定‘四全+三化’标准规范办宴模式,让前来吃席的客人体验到宾至如归的舒心感,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彭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难介绍,“四全”即“锅碗板凳保障全、空调电视配套全、主厨司机人员全、随车厨房设施全”。“三化”即车厢外张贴“流动新风堂”标识,车厢内悬挂乡风文明宣传标牌,实现标识统一化;制定每桌宴席300元、400元、500元三种标准的套餐,实现菜单标准化;车辆到管理部门登记,餐饮人员办理健康证,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实现服务规范化。
为更好发挥服务作用,“流动新风堂”还整合了泗县文旅局、文明办、团委、妇联、民政局等多家职能部门优质资源,拍摄宣传视频、微电影,在“流动新风堂”内循环播放;编排《光盘行动泗县行》《杜绝浪费倡节俭》《泗州遍开文明花》等文艺节目,在“流动新风堂”展演;引导乡村“大老执”“乡贤五老”和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众认可度高的群体,走进“流动新风堂”言传身教倡导文明风尚。“流动新风堂”还不断发展延伸,在完善办宴规范的基础上,增添移风易俗“微讲堂”功能,打造吸引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文化场所。
“文明新风号·流动新风堂”文明实践项目实施以来,共承办宴席约1300场次,服务社区居民约5000人次,单次办宴可为主家节省1500元至3000元不等,累计节约资金20余万元,开创了宴席有节制、村民不攀比、礼轻情意重的乡风文明新局面,成为宣传文明新风的实践站、勤俭节约的主阵地和人情减负的大平台。■ 记者 沈前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传承“六尺巷” “五字”促和谐 10-26
-
2前三季度宿州市规上服务业平稳运行 10-24
-
31-9月宿州市新设各类经营主体6.9万余户 10-18
-
4宿州市28家企业参加广交会 10-16
-
5前8个月宿州市进出口总值40.4亿元 09-29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