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果园 种出好“钱景”
“只要一按开关,水肥可以混合在一起,直接均匀地滴在果树下,让果树‘吃饱喝足’。”日前,记者走进埇桥区解集镇云光村的生态林果园,只见每一棵梨树旁都配置一个“水龙头”,果园负责人李洪茨打开滴灌设备开关,几秒钟果树便“饮”上了营养水。
为何要给果树安装滴灌设备?李洪茨告诉记者:“别看果园现在种果树、搞绿化,原先就是一片‘荒坡’,引水、运肥都比较困难,且采用漫灌浇水,既费水,效果有时也不理想。滴灌带的使用可将水源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棵果树根系,并结合用肥情况,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滴灌和施肥,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效果。”
“盘活这块1000多亩的荒山,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帮助农户实现在家就近就业,一直是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多年的愿望。”据李洪茨介绍,为发展特色产业,2022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李洪茨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外出考察调研适合的果树品种,并着手开荒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清除石块、平整土地、加强水肥管理等手段把荒坡地利用起来完成生态修复。
很快,整地完成,水肥一体化装置进场,技术团队进驻,“荒坡”正式“变身”林果种植基地。李洪茨还针对当地地形、土质改良了种植技术,引入了梨树、桃树、猕猴桃树等果树。今年秋季,梨树迎来第一次挂果,产量达到3万斤,销售额约10万元。
“前段时间梨子的采摘带动了40余名村民在园区务工,手速快的工人每天可收入200余元。”李洪茨说,“按照计划,后年梨树就能达到盛果期。到时候,我们预计能提供100多个务工岗位,让更多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荒山绿化美起来,百姓生活好起来。“未来,我们计划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园和观光采摘区,将果园打造成一个集休闲、采摘、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园区,进一步带动村集体收入发展壮大、老百姓增收致富。”云光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田正说。记者 彭序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全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视频调度会召开 10-15
-
2
-
3徐商高速公路宿州萧砀段项目获核准批复 09-28
-
4宿州新增2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09-25
-
5宿州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09-24
-
61-8月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近9亿元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