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风格
想起土豆,忍不住要扑哧笑出声来,太普通了吧,有什么好写的呢,圆滚滚的满地都是,像农家皮实的叫“二狗子”的男娃,一副泼辣茁壮的模样。是的,朴拙的土豆成麻袋地在厨房墙角里扔着,向来不被珍惜,有人说它“格没有茨菇高”,它也不生气,仍然憨头憨脑地笑着,舍得一身剐,把自己奉献到人类的餐桌。
土豆确实常常要遭受千刀万剐的,那寻常的一盘土豆丝,谁想过,土豆挨了多大刑罚?厨师们喜欢用它赛刀工赛技艺呢。切得细如发丝,清水里泡去多余的淀粉,配青椒、配红椒,配木耳或者肉丝,灶火上几番翻滚颠簸后,登堂上桌,闪着玉一般的莹莹光泽,脆生生的,嫩嫩的,是许多人喜爱的家常菜。
我家吃土豆,喜欢与牛肉一起烧,配两个熟透的西红杮。牛肉与土豆算寻常搭档,拉上西红杮,估计也不是我妈妈的原创,却是我家雷打不动的经典搭配。牛肉烧得喷香酥烂,肉汁与西红柿的汁液一起,把土豆陶醉得风味别具,又鲜又沙又面,可以当馍饭来吃。其实土豆的身份本来就不局限于蔬菜,它是兼司粮职的,淀粉含量很高,用它做成的粉滑爽筋道,比面条还要美味。那年去郑州,见遍街都是土豆粉小吃店,像煮面条一样煮熟了,下在漂着红辣油的汤汁里,筋道顺滑,颤巍巍的,挂着红亮的汤汁,麻辣鲜香,非常可口。遗憾的是,我的家乡宿州少见此食。
身兼蔬菜和粮食二重身份的土豆,吃法多得眼花缭乱,烤薯片炸薯条煎土豆饼蒸土豆泥拔丝土豆等等,数不胜数。夏天里我妈喜欢做土豆泥,蒸熟的土豆按成泥,抟成球状或者梅花状,放冰箱里凉一会儿,端出来浇上蜂蜜或蓝霉汁,清凉又爽口。这算土豆精耕细作的吃法吧,粗犷的吃法是直接烤着吃。有个暑假去草原天路玩,那儿真是个好地方,起伏的丘陵上绵延着无边的绿草,一群群骏马甩着尾巴啃食草儿,大朵大朵的白云浮在小山包上,风凉凉地吹着,真爽。在曲曲弯弯高高低低宛若梦境的天路上慢慢行驶着,游览着,一个上午的光阴转瞬就过去了,肚子识时地咕咕唱起,就在这个时候,看到了袅袅一股炊烟,原来,是个卖烤土豆的路边摊。十块钱四个,黑乎乎的大土豆拿在手里,已经顾不上烫了,左手捣腾到右手,嘟着嘴不停吹气,小心地揭掉黑皮,露出金黄的瓤来,咬一口,又沙又面,香喷喷的,那份甜和糯,直逼烤板栗的味道,饥饿难耐的我一口气吃了两大个。
卖烤土豆的老大爷,颧骨很高,嘴唇凹陷着,不大听得懂我的“宿普”,他比划着,推销生土豆,红皮的,忘记了多少钱一斤,路过的许多人,都成麻袋成麻袋地买了,放进后备箱拉走。看起来,张北草原的土豆很受欢迎。我也此时才发现,刚才吃的黑乎乎的烤土豆,原来都是红皮的。大爷身后就是一片土豆田,行行土豆秧棵棵碧绿,正开着雪白的花,白瓣黄芯,一朵一朵,在风里颤颤巍巍,白浪一般,向后面的高坡绵延而去,有质朴的土豆从未对我展示过无限风情。
学名马铃薯的土豆的还有很多别名,地豆、地蛋、山药蛋,都像“二狗子”一样皮实和乡土,像赤着脚刨地的农人一样朴实厚道。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小二黑结婚》,写的是乡土的事乡土的人,用的是乡土的语言。文中描写小芹妈,说她那擦了粉的脸像驴屎蛋子下霜,每次读来,都让亲见过驴粪霜的我笑到抽筋。太喜欢赵树理这种风格了。赵代表着当时的一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此派名称起得太可爱,完全就是大巧若拙的土豆风格。如果还有一个茨菇派,华山论剑,谁的“格”更高,我愿意把票投给土豆。
■ 张开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六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10-14
-
2
-
3徐商高速公路宿州萧砀段项目获核准批复 09-28
-
4宿州新增2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09-25
-
5宿州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09-24
-
61-8月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近9亿元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