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拾庄稼

2024-09-11 17:24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秋天是土地一年四季中最丰满的季节,各种庄稼渐次成熟、收获,呈现出粮满场、屋满仓的丰收景象。拾庄稼活动也在这个季节热热闹闹地登场了,人们奔波在田边地头,丈量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采收着散落在田地里的庄稼,让粮食在汗水的浸润下颗粒归仓。

庄稼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产果方式,地上秸秆挂果型的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芝麻、大豆等,小麦、稻谷则把籽粒顶在头上;地下根部簇团结果的农作物有花生、红薯、马铃薯等。红薯鼓满的时候,会把土地撑出裂缝。庄稼收获以后,土地上还会有一定的残留,于是便有了捡拾庄稼的补充收获行动。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经常跟一些小伙伴们结伴而行,带着竹篮和铁铲到田间捡拾庄稼。秸秆上掉落的庄稼一目了然,直接收入囊中,当然要不停地奔走、寻找和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目光会同时聚焦同一个目标,虽然一起过去抢着捡起来,但一般都会让给最小的伙伴,图的就是在一块玩个痛快,不会因为一根玉米棒什么的伤了和气。捡拾庄稼最难的就是“土里刨食”,红薯、花生等庄稼需要用铁铲不停地翻土、淘取,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弯腰弓背,严重透支体力,但再苦再累也会被翻露出来的果实惊喜所取代。记得有一次我顺着红薯垄子刨了好一阵子都毫无所获,累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我心有不甘,眼睛四处扫描,试图发现身边土壤里隐藏红薯的迹象,诸如土壤表层出现小鼓包或是深入泥土的红薯藤子等,此等状况下一般都会有所斩获。突然,我发现一簇泛黄的马泡瓜秧下面略显凸出,有红薯叶片覆盖,一阵窃喜,弹起身来,用铁铲一刨,没几下,一个大红薯连带它的两个小兄弟便暴露在我的面前,真给力呀!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小伙伴们也呼啦一下围过来,跟我一起分享这泼天的快乐。

在田野里摸爬滚打,有时也会遭遇惊魂一刻。那天我们几个小伙伴排着队往前冲,搜索地下的红薯。突然小武惊叫着跑开了:“蛇,有蛇!”我们围上去一看,一条赤链蛇正在不停地扭动,小林举起铁铲要结束赤链蛇的性命,我出面拦住了他:“蛇是吃老鼠的,是益虫(方言),放了它吧!”我用铁铲把子轻轻触动了一下赤链蛇,示意它赶紧离开。赤链蛇转眼间就钻进了不远处的草丛里,结束了与我们的紧张对峙。不一会,我们又恢复了平静,继续土里“淘金”。

土地刨取的粮食虽然损伤率高,但不影响它的食用。就拿红薯来说吧,经常会在搜寻过程中被铁铲砍烂,但拿回家以后,大人们淘洗干净,削去疤痕,就可煮食了,也可以切成红薯干晒干贮藏,用于牲畜饲料。

挖鼠洞是我们在田野里获取粮食的又一途径。别看老鼠是一种体积较小的动物,但这家伙有着超强的储粮能力。我们只要发现有鼠洞,就会拧成一股劲儿,挖地三尺,把鼠洞翻个底朝天。老鼠极其狡猾,昼伏夜出,外面一般只留有一个出入洞口,白天隐匿洞中的时候,老鼠还会把洞口用松土覆盖,起到伪装作用。土壤下面的洞穴结构复杂,有好几个分叉,如不狠下心来,是无法直取老巢的。那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块花生地里发现了一个鼠洞,从洞穴周围隆起的土壤来看,这个老鼠洞一定非同小可。于是我们摆开战场,拉开了大战的架势,先是把洞穴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清理出去,以便寻找地下洞穴和向下挖掘。我们找到了三个不同方向的洞口,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使用草团把其中的两个洞穴堵住,专攻另一个洞穴,但挖着挖着,这个洞穴就到了尽头,一无所获,小伙伴们不免有些失望。于是转向开挖另外两个洞穴,不一会就有了新的发现,一团细碎的、软绵绵的柴草出现在面前,这一定是老鼠居住的地方,这家伙还真知道舒服呢,原本以为洞穴潮湿难耐,可老鼠却打理得像模像样。再深入挖掘,两只大老鼠鱼贯而出,仓皇逃窜,被我们一举歼灭。终于挖到储粮的地方了,伴随着惊喜,我们足足扒出来一竹篮花生,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大豆粒。我们平均分配以后,没有跟捡拾的好粮混装在一起,而是脱掉裤子,扎起裤管,把鼠洞挖出来的粮食装起来,拿回家里,交由大人加工后喂养家禽家畜。

捡拾庄稼有时候会跑得很远,十里、八里常有的事,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累了的时候,我们就赶到附近的树荫下歇会儿,拿出临出门时携带的油膜、咸鸭蛋吃起来;渴了,就跑到河沟边,拂去水面的杂质,喝上几捧清水,补充能量。遇到未收获的庄稼地,我们立马避而远之,秋毫无犯,这是我们懂事时大人就教会的做人道理。

捡拾庄稼分为旺季和淡季,旺季就是庄稼刚刚收获以后,残留量大,只要肯出力,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收获满满。捡拾庄稼的高峰期,我一天就挎回家三趟红薯呢!淡季就是秋凉以后,在翻起的冬耕田里寻觅红薯或花生果。这时候捡拾庄稼的多半是老年人,他们有着足够的耐心,在田野里留下了数不清的脚印,他们心疼粮食,双手种下的果实,捡回家里心里才踏实。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邻居王奶奶一个秋天下来,磨破了两双布鞋,可她捡拾的粮食足够跟老伴享用一个冬天呢!

岁月悠悠,时光流逝,曾经捡拾粮食的情形,如今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热爱这片古老的土地,热爱养育我的粮食。

■ 王绪谦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