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加速度” 项目“快起来”
72亩的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这样的项目从开工到投产需要多长时间?在埇桥区城东新区,这个答案是450天。
日前,记者来到宿州中农秸美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走进崭新的厂房,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联调联试。再过两个星期,这个高活性生物酶综合利用项目就要“吞入”秸秆,“吐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需要经过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项目建设的速度,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建设成本,更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
“我们从去年7月3号正式动工,到去年年底,厂房等主体设施全部完工;到今年年中,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也都完成了,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450天”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周玄告诉记者。
在周玄看来,“快”字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而项目建设的“快”,离不开埇桥区住建局在施工许可审批的改革创新举措。
“外地企业在埇投资,对于施工审批的流程、需要材料多少不是太了解。为此,我们针对不同企业,采取项目包保‘清单化’的方式,列出所需要的材料,并派专人上门服务。”区住建局行政审批股股长邱守千向记者介绍。
邱守千口中的项目包保“清单化”,就是针对埇桥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提前做好清单规划设计。同时,为企业定向“把脉问诊”,根据项目特性删减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对症下药”,开出专项用地清单、审批事项清单、审批材料清单等,从而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此外,埇桥区住建局还通过建立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制度、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服务专班,由帮办代办延伸至主动对接企业,提供全流程、多样化服务。项目申报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备案,相关手续都由“帮办代办”窗口专人负责,将坐等项目申报转变为专人上门代办,为企业早日投产提供最快最优的“一站式”服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年来,埇桥区住建局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让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加快了“脚步”,实现早建成、早投产,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澎湃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埇桥区住建局将持续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流程,高效核发施工许可。同时,持续改革创新,计划推出“验登合一”等改革新举措,让相关企业享受到全周期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记者 王硕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在肥召开 09-07
-
2“券”动市场热力值 激发消费新潜能 09-02
-
3宿州市“券”力出击 激活汽车消费引擎 08-30
-
4算力“突围” 乘“云”而上 08-26
-
5上半年宿州市交通运输建设提速 08-21
-
6宿州市再添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