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会精神为指引 “四个强化”推进科技创新
记者:近段时间,全市上下都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全会精神,请问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市科技局有什么工作计划?
李晓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上的主导角色,强化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我们将加强科技型企业的分类指导,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人才、平台、设备、项目、成果奖励等“五个向企业倾斜”。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费用据实扣除与加计扣除等惠企创新政策扩大范围。完善决策咨询机制,支持企业常态参与重大科技、重要产业战略和项目决策,建立企业与主管部门畅通对话、信息获取、定期咨询机制,逐步提高企业决策话语权重。
记者:全会对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等作了系统部署,请问我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李晓晖: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以科技项目为总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华成种业“多穗多抗超高产小麦华成3366选育与配套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会部署,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统筹协调与分类管理改革。强化目标导向性基础研究,探索长期稳定支持机制,鼓励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前瞻性技术研发、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完善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长三角合作等专项;健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攻关等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整体效能。同时,加强对非共识项目的管理研究。通过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筛选机制,以确保项目选择更加公正、透明,避免一刀切式的决策模式,从而提高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记者:接下来,市科技部门如何落细落实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和任务?
李晓晖:最近一段时间,市科技局一直在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具体方向和举措,我们将重点在四个方面落细落实全会精神。
第一,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我们开发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第二,强化科技人才的培育、引进、爱护、汇聚工作。科技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最近,我们从国内外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推进创新创业,通过项目的方式组成创新联合体。第三,强化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的培育。就我市实际来说,创新资源不是非常丰富,所以我们通过和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成立一批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第四,强化科技和金融的联动,打通科技创新的金融血脉。市科技局正在组建天使基金,将为全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同时也推动科技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贷、人才贷、研发贷等金融产品,为我市科技工作保驾护航。■ 记者 秦雨婷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托”起新希望 “管”出好“钱”景 08-22
-
2宿州市再添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08-20
-
3宿州市财政“真金白银”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8-19
-
4宿州多举措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08-16
-
5省级首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项目资金兑现 08-15
-
6小社区 大家庭 共幸福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