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味觉的处暑

2024-08-21 17:13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

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一般在八月下旬。时光挪转,行将出伏。

凉风起于青萍之末,清理着被溽热统治的世界,同时也在催熟各种植物果实。田野里,山坡上,地上地下,即将成熟的气息,到处传播。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处暑正是“解馋”时。此时正值农历七月中,有关这个时间段的老话儿,很多跟吃有关:“七月半,遍地鲜”“七月半,打核桃”“七月十五枣红圈”“七月半,扒扒看”……

过去的年代,人们为“填”肚子,急切盼着这个节令;如今,大家衣食无虞,也还是惊喜于处暑的馈赠——“尝新”嘛。谁会拒绝新季节的赐予呢。超市里固然四季有生鲜,但那低温下的保存,能跟处暑之风自然吹拂的“美味”媲美吗?

漫说“遍地鲜”,这“扒一扒”的内容,也丰富得很:红薯,花生,芝麻,鲜玉米,山坡上的毛栗子……

七月的山野,打开了一个奇异、丰富的味觉世界。红红绿绿的酸枣儿、脆嫩香甜的核桃仁、又酸又甜的长虫蛋、野葡萄、嚼起来口角流白汁的毛栗子……

最诱人的是酸枣。酸枣树,也叫“棘”。对,就是荆棘的棘。一蓬蓬酸枣树,每一枚叶片下都挺着钢针般尖锐的刺,时时对准了伸向它们的手。但山里孩子擅长摘酸枣,她们早把双手修炼得鸟一样机巧灵活了。摘酸枣时,左一啄右一啄,躲避着酸枣刺,躲避着刺毛虫。一点一揪,一点一揪,一把酸枣入了兜。

很长时间里,酸枣树上的果,不动声色。一串串青硬的小纽扣,愣着木木的脸,你越盼越不见长。看一次是那傻样,再看一次,还是那傻样。处暑的风一吹,嘿,色也变了,味也变了,质也变了。酸枣发了白,与蒂相接的部位,泛起一环环小红圈,红圈一天天向外浸洇扩散。吃起来不再硬硬木木,而是酥酥脆脆。放嘴里一咬,嘎嘣一声儿。哎呀醉人嘞!

处暑时节,打核桃的声音,风激浪一般响起来了:哗,哗,哗,哐当,砰砰砰……沟里响,沟外也响;这边响,那边也响。每一棵怀抱果实的核桃树,都在挨着棍棒击打。每一棵树下都是落叶飘零,青果铺地。半空,还有一批批愣头青,疾疾下坠,砸下来。

在树下,拣几颗离壳的核桃砸开,黄色仁儿,充满沟壑褶皱,真像图片上的大脑形状。入口一嚼,脆脆嫩嫩,香香甜甜,宗宗铮铮。哦——此物只应天上有哪!

处暑时节,一种俗称“长虫蛋”的野果(学名叫作“龙葵”的)也熟透了。球形浆果,青里透紫,吃起来酸甜交融,舌尖一簇微微的麻。老家,蛇被叫作“长虫”。大人说,龙葵的圆蛋蛋果子,是长虫的干粮。

偷吃长虫的干粮,让人心里发怵。关键是,那长虫瞅着骇人啊,脾气也不是好惹的。可“长虫蛋”在牙齿间微微炸裂、舌尖上弥漫酸甜微麻的感觉,还是会诱惑着我们去采摘。

那时节,身边“叽叽”“啾啾”不绝于耳,初听在前,再听在后,细听前后左右都有。是长虫吗?是在警告吗?拿着棍子越是“唰唰”打草,“叽叽啾啾”就越是欢实。

草微微倾斜,是蛇在爬行游动?几步跳出草丛,跑到土路上。捂捂心口,看看身后,哦,虚惊一场!

那美味的“长虫蛋”哟!

那“扒”来的早秋,须经大人允准。处暑还不到收获季,谁肯真“扒”呀。稍稍“扒”点,是给老人、小孩、孕妇、病人调调口味、补补“苦夏”落下的饥荒,顺便探探植物结果的情况。红薯、花生,要扒开土垄;玉米棒子,要扒开青绿的玉米;毛栗子要扒开“刺猬”般的硬壳……一个“扒”字,伴随着微微的、惴惴的试探和欢喜,是对季节的打探和礼敬。

处暑的“扒”,对于我们来讲,总有一种生鲜的、冲鼻子的植物鲜气,让人心里一动,生起一种早秋的憧憬。

都开始“扒”着尝鲜了,收获还会远吗?

□米丽宏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