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运河湾
在杭州市上城区的繁华街巷之间,有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那便是杭州湾附近的街区。这里,不仅有热闹的市井风情,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令人陶醉的自然风景。
晨曦微露,小区门口的早点摊便开始热闹起来。冒着腾腾热气的包子、香气四溢的豆浆、酥脆可口的油条……摊主们热情的招呼声,与食客们满足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画卷。那摊主熟练的手艺,仿佛是在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让人不禁想起“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诗句,对这平凡而美好的市井生活心生眷恋。
特色小吃更是数不胜数,那酥脆的油墩儿,一口咬下,满是童年的回忆。游走其间,耳边传来的是邻里间亲切的问候,眼前展现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便是上城区独有的风情。
沿着街道漫步,不多远便来到了濮家花园。这座小巧而精致的花园,宛如一颗隐匿于闹市中的明珠。走进花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园中的池塘,水波荡漾,或许在曾经,这里也曾如那南宋的富景园一般,遍布着美丽的荷花。遥想当年,宪圣慈烈皇后吴氏在这精巧的园林中闲庭信步,宋孝宗为让皇太后更便利地游园,专门在东城墙新开一门,还特制龙舟供其欣赏,甚至撤去栏幕,让皇太后能躺在龙舟中“卧看”荷花,享受别样的趣味。而如今,虽已不见当年的繁华盛景,但濮家花园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宁静,让人在喧嚣的城市中寻得一丝心灵的慰藉。
离开濮家花园,继续前行,京杭大运河河滨公园的壮丽景色便映入眼帘。运河之水悠悠流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河畔的垂柳依依,随风舞动,似是在与运河轻声呢喃。站在岸边,感受着那从运河尾吹来的风,轻柔而舒缓,仿佛带着历史的韵味。
河滨公园里,人们或悠闲地散步,或驻足欣赏运河的风光。不远处的濮家码头,船只往来穿梭,续写着运河的繁荣篇章。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运河文化的深厚内涵。古老的石桥横跨运河两岸,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河边的石碑上,镌刻着的诗词楹联,更是为这片景色增添了几分文化的韵味。
而杭州的民俗风情文化,也如同运河水一般,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过无数的历史名人,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成为杭州民俗风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褚遂良,唐钱塘(今杭州)人,书法家,其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曾在杭州为官。他在词的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林逋,北宋诗人,长期隐居在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其诗作风格淡远。
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岳飞一生戎马,其麾下的军队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他不仅是军事家,善于谋略,收复失地无数,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还是书法家、诗人,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激昂文字,传诵至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民族英雄于谦,少年时,常与学友三五人登吴山三茅观读书,登山健体、赏景怡情、读书明志。据说,他正是在这段时期内写下了不朽名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还有胡雪岩,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在杭州发迹,其经营涉及钱庄、粮食、房地产、典当、军火、生丝等生意,后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
这些历史名人在各自的时代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思想、作品等都成为杭州乃至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璀璨的部分,对杭州的地域文化、历史传承等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沿着运河漫步,感受着那从运河尾吹来的风,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到了上城区的历史人文、市井风情、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运河文化。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的这句词,或许正是对这片土地的最美描绘。在这运河尾的风中,上城的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生活相融,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卷。
□邵俊强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