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约梨花下
现在砀山梨品种也是多了,这不,还远没到金秋,就收到砀山友人寄来的早梨,咬一口,甘甜脆嫩,汁水淋漓,满口都是清芬,真是美味啊。砀山于我来说很亲切,我曾亲去观赏过那儿的梨花。
那年清明期间,携妻从微山湖春游归来,途经砀山,正值梨花怒放,扑鼻而来的都是带着丝丝甜意的清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多年前就设想过此等赏花场景,这下终于如愿了。
相约故黄河,寻梦梨花海。那天,一年一度的砀山梨花节恰值最后一天,我们到达梨园时已是夕阳西下,站在观景台放眼远望,百万亩果园梨花盛放,游人如织,场面十分震撼。据说每年的梨花节,小城砀山万人空巷,各地游客闻香下马,赏花踏青,感受田园乐趣,如同盛大节日。
阳春三月的砀山春意融融,草熏风暖,一夜春风一夜花。簇簇梨花如雪堆云涌,银波琼浪,一望无际,蔚为壮观。似雪的白色梨花与金灿灿的油菜花、紫色的二月兰相映成趣,美不胜收。阳光下,千顷梨花晶莹似美玉;月光里,万顷白雪朦胧如河汉。若逢雨疏风轻,梨枝缓摆,颤巍巍粘露欲湿,自在花落轻似梦,飘飘洒洒,款款飞如蝴蝶,那满径香雪,更是别具风情。
砀山最佳的梨花观赏点,均被冠以诗情画意引人遐思的名称, 比如“乌龙披雪”“鳌头观海”“瑶池烟霞”“武陵胜境”“故黄映雪”“古渡晓月”等,真想逐一观赏,可因时间关系,来不及去细细流连,只能择便而往。
县城东边的良梨镇和园艺场之间,有一道黄土大堤,像黄龙横卧。堤上有个突出的高丘,如鳌头探出的脑袋,就是“鳌头观海”景区了。在突出的黄土丘岭上,建有一处梨花观赏台,供游人登高远眺。站在鳌头,放眼俯瞰:只见漫漫黄河故道中,白茫茫一片恰似花的海洋,又似浪涛翻滚的云海,雪白的梨花从脚下铺开,向天的尽头翻涌着,云漫雪舞,占尽故黄春色。
当地果农介绍,真正赏花的胜地其实不是鳌头,而是梨树王景区。梨树王景区位于良梨镇良梨村,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之一。镇、村名字虽取得直白甚至还带了点骄傲,不过它确实值得当地人自豪。那是一大片老梨园,据说大多梨树都有数百年寿龄,棵棵老树铁干嶙峋,肌肤如墨,虬枝如龙,乌嶙斑驳,枝桠虬劲,横空逸出,或是仰卧,或是横空搏击,梨花盛开之际,恰似乌龙披上白灿灿一身银装,“乌龙披雪”这个名字,真是形象极了。
“梨树王”是这片果园中最大的一棵梨树,树高7米多,树干围径3米多,树冠占地半亩。之所以称之为王,相传这棵树在明末清初就开花结果,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虽如此高龄,每年春天仍然繁花遮地蔽天,八月硕果金珠坠地,产量能达4000多斤,且果实鲜亮硕大,甘甜酥脆爽口,风味独特。2018年,梨树王、黄山松等85棵老树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树”,“北有砀山梨树王,南有黄山迎客松”,游人至此,无不赞叹称奇,争相与其合影,油然而生缕缕遐想,留下美好的瞬间。
说起“梨树王”,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乾隆帝下江南,途经砀山,把行宫设在良梨镇境内的訾庄寺院,地方官殷勤地献上当地的酥梨,乾隆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第二天游览梨园时,看到一棵高大健壮、姿态非凡的奇特大梨树,遂命名为“梨树之王”。瞧,这树来头不小吧。
据史料记载,梨树在我国约有3000年种植史,品种较多,梨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其素淡的芳姿赢得众多诗人的推许。唐代丘为《左掖梨花》有“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之佳句。梨花自然比白雪艳丽,清冷的气质也赛过雪花,它散发的香气一下就侵入衣服里,这意境有多美!我也很喜欢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左手是古人歌咏梨花的诗林,右手是花香弥漫馨香扑鼻的老梨园,徐徐春风中,置身砀山,心为之沉醉,如饮一杯陈年老酒,醇香甜绵,余味悠长……
手中的梨子吃完了,只剩下一个瘦小的核,我还沉醉在观赏梨花的回忆中没有醒来,花事实在是太诱人了。眼下,点点花朵都已变成硕大果实的砀山梨园,又会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呢?我想驱车去那里看看了。
陈永兵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